九十四章以讹传讹

裘悯听得老道士如此这般认真的给她讲解、校正,好像对道家学说有些眉目。当然,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是一个人领会贯通的

事。我们说裘悯这一会好像有点眉目,只是看在裘悯对老道士李忠发口中的所谓道学不在产生排斥心里。并不是因为李忠发几句

话一说,茅塞顿开。说啥啥明白,说懂啥都懂。不过,当一个人的观念被来一个所捕获,并且,以自己的行为逻辑去影响她的思

维能力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判断的时候,至少证明你地思想和观点,已经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发生质的改变。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不就是指大凡不合道教之行为举止,都不能有所为。同时,要善于选择和

学会放弃。才能达到一个人人生路上的无所不为。和与道教学说,便是至高无上的的选择,才能达到无所不为的地步。这就是你

说的为无为的内涵所在吧!”裘悯并非望文生义,而是在李忠发的提示下,眼前一亮,自己如雷贯耳,豁然开朗。

李忠发点点头:“善者,善者。从为无为入道,向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方向进展,明白返璞guxu.org 时光小说网

归真的深邃内涵。修行致虚极,坐禅守静笃。恪守心斋为实斋,坐忘为所忘。切记五字历练,乾坤在手,心握鸿途。以正、静、

定、修、炼得道、正道。相同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于世间万物圆融,相辅相成,合众为一。异想天开合于道,随心所欲合于

纲。无所不能,至高无上方为天地合一也。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精髓所在,恕我冒昧的问一句,大姐为何突然对道教感兴

趣?难道,难道于道教有缘在前?”

裘悯摇摇头,她有点不好意思的望着李忠发。心里想说什么狗屁道教学说,我才不领会这些玩意。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

除去阴雨变天,有谁不为生活而劳碌奔波。半死不活,为的是妻儿老小不至于食不果腹。苦干实干,为的是几两碎银满足一家人

生活开销。哪里像你们这些无所事事的人,坐享其成,空想道德伦理。

只不过,今天碰到你,大姐我心里砰砰乱跳。脸上发烧,想在你身上得到什么,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哪里和你攀谈什么儒家

、道家。有此闲工夫,我还得为自己儿子去考虑。六根清净,那是针对无儿无女、鳏寡孤独之人。就像老道士这样的人,一人吃

饱,全家不饿。如果我们这样的普普通通老百姓,也去像老道士一样,谈天说地,口若悬河。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活都活不

成,也谈得上什么是修行、道行!

“啊哟,正常人只求一日三餐。把自己家庭日子过好,不愧对老小是每一个活着的人的最大愿望。至于什么德性,要我说,正

常人害人药不吃,违法犯罪的事不去做,平平安安度过就行了。你要攀比,那得要有实力。吃得再好,还不是和正常人一样,吃

一年替一岁。住得再豪华,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你也没多吃、多占、多长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与众不同。我对修行的理解就

是,属于自己,不放手。属于别人的,我不去占有。不做害人害己事,不传形形色色虚假言。甭管别人干啥,做好自己就行。”

裘悯一番自我解剖,听得李忠发连连点头称赞。“其实,道家何况不是如此。修炼道家的最高境界,无非是事物本身的主体和

客体的有机结合。我们常说的生命即为人的主体,所以人的生命主体那就是以我为中心;那么什么又是客体呢?望文生义,客体

即为客观存在性的事物于物质原始生命体。即宇宙物质中,最原本的原始状态下的样子,道家把来自宇宙中客观存在的生命体称

之为主体,这种生命主体道家学说便称之为道!道亦道,天之道了也!”

裘悯听了付之一笑,她心里想着这些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难怪,大凡小时候发现孩子有反应迟缓愚钝现象的孩子,或者是先

天性逆反,与众不同的调皮捣蛋孩子,在过去大多数送入出家人队伍中。那是因为父母担心他们在现实生活在遭遇歧视、不公,

或者剑走偏锋,闯祸祸及家人。送入佛门,修行学道,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一日三餐,丰衣足食。如此这般,度过余生,何尝不

是一种幸福。

难怪,李忠发将洛杉矶那么大一栋别墅,拱手相让。裘悯不知道李忠发是天生的智商出了问题,还是因为后天受到刺激而一发

不可收拾。对道家学说,如此沉昏入迷。十有八九,是精神状态出了问题。看来,红颜是祸水,古人总结的没错啊!李忠发尚若

不是因为闵佳慧的背叛,他能落得现如今这种地步吗?

裘悯不敢下断章。不过对李忠发这个人,裘悯内心里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只是对李忠发娓娓道来的道家学说,自己听起来简

直就是一个佛教信徒,忠心耿耿于佛祖的走火入魔境地。什么道家最高境界,无非是被洗脑到一定地步。从思想上,再也无法接

触社会,已经其它学说。裘悯不仅要问,像李忠发这样的人,可不可以人作为“书呆子?”

“什么天道、地道的?对普通人来说,一生中有事可做,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就是着道。着道就是走正道。搞歪风邪气,坑蒙

拐骗的人,就是走旁门左道,老百姓称之为走邪道。当官的贪赃枉法,属于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权谋私。二流子偷鸡摸狗,不务正业属于,游手好

闲,不务正业。像你这样读这么多年书,却无用武之地,叫做半途而废等等、等等。再怎么着道,衣食住行对每一个人都至关重

要。你说你道家最高境界是主体客体融为一体,没人给你饭吃,我看你们这些修行的人,还能修行不?”

裘悯不想直截了当和李忠发互怼,只是他一套一套听得裘悯不知所以然。充其量,她也不过是个高中生。对人生哲学,可以说

裘悯是一窍不通。他所懂得的一些生活常理,不过是从父母言传身教中模仿、学习而来。文化知识告诉她,老师是自己一生中的

启蒙。将来无论发生什么,发展如何,都遇老师的谆谆教导分不开,而父母侧是自己的楷模、标杆。

李忠发听得裘悯说法也不无道理,当然,无论裘悯是真心和他互怼。或者说裘悯只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看待自己的道家学

说,对他李忠发来说,都不重要。因为,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利用裘悯,使自己不住宾馆,不回父母家中,坚守罗盖全老

表家中,讨回罗盖全欠他的房款。在他脑海里,罗盖全不接他电话,是因为不敢面对曾经的老同学。

因为,他为自己的承诺于行为不相一致,从而是李忠发蒙受不白之冤,罗盖全心中有愧。他用自己的思维,来为罗盖全和陈子

悦两个人解围,这的确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悲剧的开始。从初开始和裘悯搭讪,只是为了有个地方让自己坐着。不想,裘悯对他

以礼相待,且,时不时对李忠发满面春风。

令李忠发看了,心情跌宕起伏。特别是在裘悯给他煮了两次咖啡,令李忠发心旷神怡。裘悯眼中估摸的李忠发,的确不简单。

喝咖啡李忠发在国外的必备饮料,所以,当他端起裘悯递给他一杯咖啡的那一刹那,李忠发仿佛置身于洛杉矶,而不是现在的海

东市。他,好久好久没有品尝到雀巢咖啡加伴侣的味道了。所以,刚才闻到那种久违了的咖啡味道,李忠发是如醉如痴。

算是自己运气好吧!裘悯听说他和隔壁有往来,加之看到李忠发那么多让她投眼缘,对李忠发的怀疑、戒备之心瞬间化为乌有

。哪怕李忠发是个穷凶极恶之徒,裘悯这一回也毫无防备之心。大凡人,都是这样。自己看得惯的人,说什么不好听的话,都能

原谅。自己看不惯的人,说什么一丁点于自己相关的事绝对百分百夸大化。人性,本该如此!

“呵呵,你说的也是一种道。那是常人的生活之道;只不过道亦道,道中亦有道。事亦有事,是事而非事。道家学说中的道,

她融合宇宙中的人生基本原理:包括对称平衡原理、以及她们的根本规律。其中,根本规律中,又有一下几种规律组成。她包涵

宇宙自空吸引律、自满辐射律、能质互化律、积累突变律、轻轻上升律、浊重下降律、同类聚集律、同频共振律、同性相斥律和

异性吸引律等等,加上所具有的自然能量所组成的道。其中,升律又可以理解为浮律;而浊重下降律又可以理解为下沉律。所有

这些,组成大道,亦为天道。此乃道家之道也!”

李忠发有感而发,滔滔不绝。裘悯从讨厌到侧耳聆听,现在,她紧跟着李忠发身后,漫步踱来踱去在自己家三百五十平方米的

房子里,似呼被这位和自己年龄一般大小的人所吸引。当然,从对道士的言论予以反驳,到现在逐渐被老道士的一番理论蛰伏。

裘悯还是因为看得惯老道士,侧因此而生好感。到现在,这种好感随着李忠发倒背如流的《道德经》白话文的背诵,又像似朗诵

的过程中,正逐步上升为佩服。

“呵呵呵,你的这套学说,不会是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吧?咬文嚼字,我猜你应该是朗读、或者说是原本照搬的背诵而已。不

过,比起我们,你当然学识见长。我们,只能对你讲的这些理解为一个大概。要想深刻领悟,那还真的没有必要。平常人,做平

常事,剩余的,留给那些专业人士吧!也包括你们这些出家人,都是我们平常人眼里的专业人士。其余,听听就好!”

李忠发摇摇头,很显然,他对裘悯的理解持反对意见。“大姐,你说的听听就好,那可是于道擦肩而过。道家学说,和儒家学

说一样,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休戚相关。我现在用一种你能理解的方法,告诉你,你听了一准会明白,我不敢说我的话会使

你大彻大悟。其实,我们道家口中的无为,即是无贪无求、无私无欲、无思无虑、无执无著、无人无我、无偏无侠。也就是说要

说服、规劝众生做人胸怀坦坦荡荡,做事坦坦然然。自然、安静、祥和待人接物,与世无争便是德,身心健康便是福。”

说完,他掉转头,未曾想裘悯跟他跟得那么靠近。就在他站在裘悯家阳台,朝着身后一转身的那功夫,紧跟着他后面的裘悯正

好是低着头。“哎呦喂......痛死我了!”裘悯尖叫一声,李忠发的下巴正好撞在裘悯的额头上。:“大姐,很抱歉!我本以为

你跟得那么近!”李忠发急忙抱拳行礼。多亏裘悯是低着头,如果是像李忠发那样抬头站在阳台,极目远眺的样子,估计这一会

说不定撞在裘悯的鼻梁上。

“你刚才的大道理,我怎么听起来好像和我说的差不多也!只是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你们读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我们是平庸之辈。没

那么大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当然没你们那么高。语法修辞自然显得平庸无奇。所以,语言表达能力肯定跟不上帮的啦!”裘悯一

会自夸自擂,一会又像似自我嘲讽。总之,对李忠发阐明的观点,甭管她听得似懂非懂。大概她能明白潜在的语言含义,便是李

忠发的极大欣慰。苦度众生,便是为己踏平一条通往天府之国的答道。

“呵呵,何为道,你现在听懂了吧!我和你说了这么多,只为一个字‘道!’道家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超越时空。她要

人们远离自我,从本从真。在道的概念中,没有大小多少之分,没有轻重贵贱之别。她融合人类无限的,瞬间永恒的能量体为一

体,我道合一,主体和客体合二为一。无道无我,真实永恒。天地合一,道为独樽。超越时空限制,超越自我。无边无际,瞬间

永恒。道家说道,意义就在于此。”李忠发说得差不多了!听语气,应该是最后的总结吧!

裘悯是这么理解!至于老道士今天老他们家说出这么多话,难道仅仅是为了在自己面前证明他对自己儿子的生辰八字的判断,

是绝对无误的吗?嘿嘿,那还真的没有这个必要。怎么说,我们家裘民丰除了有我在海东市守护着,更让裘悯无后顾之忧的就是

,他爸爸李再模在海东市,还算得上是个人上人。

“哎哟,先生,多亏你跟我讲了这么多。你还别不相信,我们家还真的要你说对了。你看看,就我这么大房子,在海东市一张

嘴就是一千多万。抢着买的人,排成队。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学区房我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或许在洛杉矶你不会遇到这样的情

况,但在我么海东市,学区房最值钱。除了我这里有一栋房子,他爸爸李再模哪里,至少也给我们家儿子备有一整栋房子。应该

说,我们家裘民丰衣食无忧。当然,只要不出意外,哪怕他平庸无奇。”

李忠发向裘悯他们家大门口走过去,有一种准备离开裘悯他们家的举动。裘悯知道老道士要离开,毕竟大晌午的,一个出家人

待在一个没有男主人的小少妇家里,对人对己都不是一件得体事情。所以,李忠发边走边跟裘悯打招呼:“大姐,我就不打搅了

。去隔壁看一看,他们家人是否为我的事情商量和没有。如果,还需要等待,那也只能选择继续住宾馆了!多谢你的咖啡,自从

踏上本土,喝上一口纯真的收工咖啡,还是第一次。善者,善者!”

看得惯归看得惯,老道士终究是出家人。吃斋念佛,修行到家了!看来,像他们这样的人,思想境界真滴是于世俗纷争毫无

瓜葛。从老道士的眼神里,裘悯仿佛看出他六亲不认的眼神,以及走出来的步伐,真滴是如入无人之境。那不屑一顾的神态,以

及目空一切的眼神,几乎跟看不到其他人一般。是自我清高,还是因为自己在道学上有了成就之感,目空一切。

裘悯无法理解。面对老道士的辞行,她只是付之一笑:“哦,多谢先生指点!如果你让我我还可以有什么帮助你的话,不妨打

我的电话。”老道士受到裘悯提醒,急忙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刚才处于关机状态的老道士,急忙将手机打开。虽然肩膀上挎着一

只出家人时常箉着的黄色帆布包,上面印着自己寺院,道观,姑庵图章标志。但黄帆包里,除了放一些出家人出行用的生活日用

品之外,贵重物品,出家人自然放在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尽管他们相信世事因果,报应轮回。

裘悯将老道士送走,也没看着他走进隔壁邻居家里。因为,考虑到李忠发和隔壁邻居发生经济纠纷。老道士经常出入他们家,

势必会导致隔壁邻居,对自己产生不必要的猜疑。无官一身轻,无事人安乐。人生在世不称意的事枚不胜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是活着的人的生活态度。前人提倡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提是非。裘悯经历过李再模的背叛,处境和老道士十分像似。

只是她为李再模投河自杀过,而老道士为了闵佳慧,出家为道。可想而知,夫妻之间的恩爱情仇,对彼此的伤害有多大。幸亏

,自己没有死成。要不然,现在哪有她裘悯的人生。活着,真是一件美好的事。哪怕不尽人意,但只要不至于一日三餐缺失,健

康而快乐的活着,便是人生最大的幸事。什么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所有这些离开一个健康身体,什么都成泡

影。

想到这里,裘悯未自己的幸存而沾沾自喜。老道士对她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的太入心。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裘悯真的对老道士

存有非分之想。或许,是因为和李再模分得太久的缘故。亦或,是老道士长得像裘悯心目中的美男子形象差不多。说真的建筑工

地那么多人,为什么裘悯就看不上人家呢?

这里面包含着多层次原因。一是裘悯和李再模是一家公司,加之自己身份特殊。怎么说也是个工程项目经理,仪式感,群众影

响力,裘悯还是需要的。就像李再模一样,一度的李再模曾经因为工地工人对他的口诛笔伐,因此令李再模躲在办公室,成年累

月不去工地视察。甚至陈莉差点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人言可畏嘛!即使不是他们以讹传讹的那种。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