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岳飞平定杨幺起义

赵构一看,小样的杨幺你又敢称王!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1133年六月,赵构再次命令时任荆南、潭、鼎、澧、岳、鄂六州制置使的王燮率大军围剿杨幺。后又派程昌禺率军支援。

王燮手底下有禁军、御前、神武军合计三万五千余人,外加荆潭制置司水军统制吴全手下共计万余水军,战船数百艘。并携手统制崔增和高进,大军直扑洞庭!

这已经是相当高规格的配置了,要知道当年打江南第一大寇李成,阵容都没有这么豪华,足见赵构对杨幺的重视和平叛的决心。

1133年十月,王燮率领舟师到达洞庭湖东面入江口的岳州(岳阳),与杨幺的车船短兵激战,结果被打的落花流水,直至败退桥口(洞庭湖南面的湖南湘阴附近)。

王燮留崔增和吴全部继续在岳州的艑山、洞庭湖口等地设伏,自率万余神武军前往洞庭湖西面的鼎州(湖南常德),意图会和程昌禺水军余部,对杨幺实行两面夹击。

结果被杨幺识破战略意图,杨幺将计就计,清空澧水和沅水入洞庭的寨子,实行坚壁清野。

杨幺深谙“弃地保人,人地两得”的道理,用部分车船往来于诸多空寨之间作为疑兵,用来牵制宋军。

杨幺又命令数千起义军做不敌败逃状,逐渐诱敌深入洞庭,歼灭宋军。

十一月十二日,王燮、程昌禺率军出下芷江口,水陆并进。自西向东挨个清剿杨幺水寨,却全部扑空。

此时的杨幺车船队伍早已经在阳武口(岳阳西面洞庭湖一处宽阔水域)恭候王燮水军大部。

就在崔增部水师舟船追至阳武口时,杨幺部车船猛然调头,全部撞向南宋水师。

一方蓄谋已久,一方猝不及防。

加之王燮这一次明显吸取程昌禺造大船搁浅被俘虏的教训,进湖的多为小型战船。

结果就是南宋水师舟船全部被杨幺的大型车船撞沉,崔增、吴全连同其部署,无一生还!

就这样,大胜的杨幺部又趁势杀回,打败了王燮本部和程昌禺的兵马。

比起程昌禺,王燮还算好点的,至少只是被打残,没跟老程似的被包了饺子。

也不知道到底是杨幺太厉害,还是王燮太菜!

神武军属于南宋正规军中的佼佼者了,居然打了六个月没能打下来杨幺!还被揍得头破血流的损兵折将!

难道杨幺比岳飞收复襄阳六郡时面对的30万金齐联军还牛掰?

…………

一直到1134年六月才缓过劲来的王燮,决定再次出兵围剿杨幺。

不过这次杨幺并没有惯着王燮,仅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王燮打上了岸!

得势不饶人的杨幺,甚至趁洞庭湖水势大涨,出湖攻击宋军驻扎地社木寨(湖南常德东南,洞庭湖的西面)。

再一次大败王燮部!

这一回,赵构给王燮调拨的近五万大军算是差不多全部被他玩完了!

自此1130-1134年间,南宋朝廷的7次派兵围剿杨幺的行动,终于全都以失败而告终!

眼看着杨幺的势力日渐壮大,赵构只得祭出了“张浚+岳飞”的杀手锏!

赵构一直贯彻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杨幺一直是“为腹心之患,不先去之,无以立国!”

于是,不惜调来了抗金主力岳飞部。

本来按照张浚的意思是建议岳飞秋冬之际,等到杨幺部全部集中到水寨,然后实施一网打尽。

岳飞却提出了不同意见,称夏季起义军要四散种田,兵力不集中正是各个击破的好机会。

就在张浚和岳飞争论不下时,张浚接到了一封信,然后顿时哑火了。直接自己前去视察江防,并准备把去面圣的刘錡劫下来在任岳阳知州。

岳飞也很纳闷张浚怎么一下子转性了,可是他来不及惊讶,便收到了宋齐鲁的密信。

信中称:让岳飞按照自己的既定战略进行就行,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阻力宋齐鲁都会帮他摆平,并且让他好好招降,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岳飞长吸一口冷气,自己这位兄长真是牛啊!不知不觉的居然布局如此之深!

岳飞虽然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忠君爱国”分子,但并不代表他迂腐。

用宋齐鲁的话说就是:君子永远干不过小人,所以为了实现理想抱负,偶尔也用点小人的手段也是无可厚非的!这种脏活不用岳飞插手,他只管好好打仗就行,其他的都交给自己!

岳飞对于宋齐鲁和同盟会是信任的,但是一旦宋齐鲁或者同盟会做出什么危害、分解国家的行为,他岳飞绝对会和宋齐鲁割袍断义,纵使刀剑相向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他的心里,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像岳飞这种人,就活该一辈子做一个纯粹的军人,国家的利刃!不该用政治去玷污他!

1135年五月,岳飞手底下的五万大军(赵构对外宣称为20万大军)完成了对洞庭湖各个进出水陆江河要道的封锁。

岳飞率主力进驻鼎州,大军压境。实行“且招且捕”、“恩威并施”两手准备。

岳飞按照惯例,还是先喊话诱降。并将之前追捕到的几百名起义军带到街上,任他们观看繁荣的城中贸易和低廉的物价,然后把他们全部放归杨幺大寨。

没过几天,随着事情的发酵,杨幺的起义军中,果然人心思动。

岳飞一面加大劝降力度,一面让大军压境,示之以威!

果不其然,在岳飞不停的招降“诱惑”之下,义军大首领杨钦以及刘衡、金琮、刘诜(shen)、黄佐等相继率部出降。

仅杨钦一人便携带老少精壮起义军一万余人及舟船400余艘来降,极大的打击了杨幺部的士气。

只有杨幺及元老夏诚等人不为所动,仍旧据寨而守。

岳飞令诸将分割包围杨幺的各个军寨,然后又采用白莲儿的师兄杨钦的建议。

命令开闸放水,然后用巨大的木筏堵塞港道。并且令将士携带大量青草,撒于水面。青草缠入车船明轮的轴隙,起义军的水军舟船便会优势荡然无存。

1135年六月中下,岳飞以杨钦为向导,攻入杨幺大寨。

因为内应在大寨内放火,杨幺不得不率军出战。

又因水位低浅和水草的缠绕,杨幺部大部分车船搁浅,并无法进退和调头。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水战打成接触“陆战”,杨幺面对如狼似虎的岳家军,能落的好才怪!

杨幺、钟子义见势不妙,想要跳水逃生,结果被网了上来。

岳飞凭此一战,定鼎洞庭湖。

此时只剩下夏诚那座依山临溪的大寨,不过也没能多挺几天便被攻克。

大将牛皋建议屠寨,言下之意便是趁机搜刮起义军的辎重钱粮充归岳家军所有。

虽然刘光世、张俊等人都是这么发家的,对此赵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抢光之后杀光,才能毁灭证据。

岳飞对此坚决反对,他强调“杨幺之徒,本是村民……只是苟全性命,聚众逃生。既已出降,并是国家赤子,杀之岂不伤恩,复有何利”。

他严厉告诫部下:“不得杀,不得杀!”

用他的话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没了活路的百姓,都是自己的同胞!但凡能有口吃的也不会走上这条路!杀了并没有什么益处。

除了首恶和顽抗分子尽诛之外,这些无辜百姓要重新造册,放归为农!

如此照施,仅用八天时间,其他军寨或破或降,最终岳飞便荡平洞庭湖所有军寨。

岳飞此次,共计从杨幺起义军中挑选了6万精壮入岳家军,人数首次突破十万之数,成为中兴四将中人数仅次于刘大衙内的集团军司令官!

虽然此事又一次招来了韩世忠和张俊的嫉恨,但是岳飞本人也顾不上了!

此时他正沉浸在巨大的震惊和幸福之中!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

自己的结拜大哥宋齐鲁居然如此大手笔,这份大礼是真的出乎他的预料啊!这可是足足有六万多人啊!都顶的上他之前的两倍了!

岳飞将除精装之外的其他老弱妇幼全部就地遣返,每户分发粮食和土地。

一直到1135年七月,才将此间事处理完。

岳飞一把火烧了洞庭湖周边的36座巨大水寨。

熊熊烈火直冲天空,这也标志性浩浩荡荡持续近6年时间的杨幺起义,终于成为了历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