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本末倒置

杨广双眼闪过一丝心疼。

萧皇后可怜啊,这都被前身折磨成什么样了,说话时那胆怯的样子真是我见犹怜。

“爱妃你放心,朕绝不会做亡国奴或是倒霉鬼帝王。朕要做,就做历史第一屌的皇帝!”

闻言,萧皇后惊愕。

陛下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好说话了?

不仅不打她,反而还把她的话听进去了?

“陛下,你这样,臣妾很不适应..”

杨广哈哈大笑:“朕励志当个明君还不好啊?不过爱妃,你也知道,想当明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现在内忧外患不计其数,朕身边实在缺乏人手。”

“陛下的意思是?”

杨广笑容收敛,正色道:“朕需要你的帮助。”

萧皇后,是南兰陵人,梁武帝箫衍的后代。

她的父亲梁明帝箫岿,虽说早已因病驾崩,可是他生前组建的萧家军的班底却一直存在至今。

前身当初组建的骁果军,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萧家军的启发。

萧家军足有上万人的规模,号称无敌之师,当年跟着箫岿南征北战参与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

在杨广眼中,隋唐时期,共有两支军队值得他竭尽全力拉拢。

一是李密手下的瓦岗寨,二就是这萧家军!

“陛下你是想让臣妾联系大哥,将其召来江都?”萧皇后略微错愕一番,很快就明白了杨广的图谋。

杨广掐了掐萧皇后的耳垂:“爱妃果然聪明。”

“给大哥写信没问题,但臣妾担心,大哥不肯来。”萧皇后美眸扑闪,有些迟疑的道。

杨广嘴角浮现一抹弧度:“这封信,由朕亲自来写,朕相信,他看完信之后,三日之内,必来江都!”

“好!”杨广自信的样子,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萧皇后看着,再次陷入了娇羞之中。

翌日,杨广在御书房召见了礼部侍郎李翦以及兵部侍郎王阳。

道理很简单。

在大隋的官员阶梯之中,五部尚书,无疑是其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部,统管大隋的大小事务。

宇文化及能成为把控朝堂的大权臣,跟他得到了三部尚书的力挺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如今宇文氏势力庞大,不再需要五部尚书相助。

但他却不一样,他要一直都是孤家寡人,那这辈子都休想真正扳倒与文化及。

外有方羽生鼎力相助,内有朝堂官员的力挺,这才是他平定内患的先决条件!

“臣李翦。”

“臣王阳。”

“见过陛下!”

两人对着杨广正色一拜。

“爱卿请起。”杨广上前将他们扶起来,而后脱掉外衣,露出缠在背上的荆棘。

“陛下!”

“陛下你这是何意,为何要负荆请罪啊?”两人见状同时被吓了一大跳。

说着,就要来为杨广取下荆棘。

杨广抬手拦住他们,认真道:“两位爱卿,朕害得大隋险些灭亡,别说负荆请罪了,即使立刻自刎谢罪,也都毫不为过!”

“朕,愧对各位爱卿,愧对大隋的黎民百姓啊!”

杨广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让王阳和李翦对视一眼,震撼无比,陛下这是打算浪子回头了?

两人心中五味陈杂,在此之前,他们早已对杨广彻底失望。

他们没有投奔宇文化及麾下,不是说他们对杨广有多么忠心,而是先帝对这两人有知遇之恩,他们不愿做出背叛大隋的事情。

而今杨广负荆请罪,无疑对他们内心造成强烈冲击,在这一刻对杨广所有的不满与隔阂都消失了,两人同时朝着杨广跪下,大喝道:“陛下有事尽管吩咐,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见状,杨广一阵窃喜。

看来负荆请罪这事儿,不管何时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啊!

如此一来,他准备的其他一些小手段,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陛下,你变了,真的变了,无论是今日的负荆请罪,还是昨日公开反对宇文化及的一些观点,都让臣等甚感欣慰。”王阳说着说着,差点没哭了,毕竟他等这一天,实在等的太久了。

李翦也道:“这才是一位明君该有的样子,要是陛下能早一点醒来,我们大隋何至于被人困守在江都?”

杨广重重点头:“两位爱卿,你们说的朕都明白,但朕也想告诉你们一句,他宇文化及,蹦跶不了几天了。”

李翦和王阳不断磕头,泪水打湿了地面。

“好了两位爱卿,你我君臣之间不必闹得如此伤感,还是赶紧说正事吧。”

杨广道:“现在朕急需五部的力量,从根本上恢复实权,对此,你们两人是怎么看的?”

李翦面露为难之色:“陛下,请恕臣之言,你想在短时间内获取五部帮助,基本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为何?”

王阳苦笑:“其他三部尚书就不说了,至于臣跟李翦大人的礼部以及兵部,尽管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真正被宇文氏的人接管,但在宇文化及的种种干涉下,礼部以及兵部,早已名存实亡了。”

“臣这个兵部尚书,不说插手干预军队的事,在军队里,臣的话甚至还不如宇文化及府上的一个奴才管用。”

“这么说,朕还真的毫无办法了?”杨广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早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情况会很糟糕,但也没想到竟糟到了这种地步。

“陛下,不必如此失望。”李翦提醒道:“臣不是听说方羽生方先生带着一批神箭手来了江都?有他在,想必宇文化及也不敢拿陛下你怎么样。”

杨广揉了揉眉心:“朕在意的,不是自身安危。”

稍微思索了一下,杨广随即握紧拳头道:“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他宇文化及终究只是朕的一个奴才,朕就不信到头来还真被他本末倒置了!”

“陛下有此信念,大隋未来可期!”李翦与王阳同时露出一丝笑容,在经历了数年如一日的黑暗之后,他们终于在杨广的身上见到了一丝正在冉冉升起的曙光。

虽说这丝曙光现在还很微弱,但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杨广勇于抗争,奋勇拼搏,这座江山,早晚还是他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