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青石岭

卓毅以前去外地或者入户,用的是商务休闲公文包。可以提,也可以肩上挂着,还能装得下14寸的笔记本电脑。

今天他却提的是会议袋,在浅蓝色的袋子里放着笔和日记本,以及一些和产业路有关的材料。

之所以换成会议袋,奥秘全在袋子上面的logo。

上面写的第一排是老猫子镇隽岗村,第二排写着卓毅的姓名和职务,最下面一排写的是卓毅的电话。

没错,这是老猫子镇统一订购的,用于装文件、材料的会议袋。

至于原因,是刘镇长要来看产业路的进展,以及指导村里的各项工作。

今天镇上的主要领导都下来了,是有计划地执行工作任务。

平整产业路的进展很快,已经快要接近青石岭。

过了青石岭,不远便是茶叶基地,也是隽岗村村民口中的“茶园”。

刘镇长来的时候,没在村里逗留,而是直接去了青石岭。

只在村委会门口停了车,叫上在村里等候的老主任和卓毅。

到了青石岭附近,他们下了车。

透过眼镜,刘镇长凝视着远方工作的挖掘机,说:“青石岭落石情况比较严重,你们在后面一定要注意点。千万不能出现最危险的那种情况。”

说着,他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眼已经几次垮塌、变得光秃秃的路边山岭。

刘镇长说的最危险的那种情况,指的是山岭出现垮塌,而挖掘机还在山岭下面工作,猝不及防的被落下来的土石,把机器带人盖在了下面。

特别是四五月份,正是雨水多的季节,垮塌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们一直盯着呢!”老主任汇报说,“不只是我们,还有拉土的段新举。另外,我们也再三告诫走路的人,在落石频发的地段注意观察再走路。”

“这还不够。”刘镇长加重语气提醒,“我记得你们有一年因为雨季,导致主干道出现路基被冲垮。你们当时来不及,只放了石头和警示牌,没想到有人把你们的石头搬走了,开车强行通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老主任心有余悸的点点头。

距今约两年前,隽岗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暴雨。主干道里有一小段路的路基被冲垮了,但上面水泥做的硬化路面还在。

当时,村里没有铁丝等拦截用的警戒线,老主任就搬了几块石头搁在这段公路的两侧。另外,放了两个手写的警告牌,然后就和其他人去找铁丝。

没想到等他们回来,警告牌被挪走了,石头也被扒到一边。到的时候,有个载满了茶叶的三轮麻木车就要冲过去,而硬化路的下面不断有松动的石头滚下去。

这一幕,着实把老主任等人吓坏了。

真要是路面承受不住,那个人掉下去就是万劫不复啊!

“第一,下暴雨的时候,提醒他们尽量不要出门。第二,对于存在可能有地质风险的住户,要保持电话沟通,最好是在不下雨时候上门观察。”

刘镇长说的时候,老主任和卓毅拿出日记本,认真地记录。

晚上回家之前去魏叔家里看一眼,卓毅边记边想。

在他的片区,只有魏启生的家有一定的问题。

当然,问题不严重。要是房屋有严重问题的,不是在居民点得到安置,就是给了一笔房屋整修费,把房子整修了一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们要提高意识,所有人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拟定好出现问题的应对方案。”

刘镇长说到这里时,忽然想起一件事,便继续说:“正好。我也来的是时候,镇上没什么事。就参与一回你们村里的碰头会,咱们在会上好好说下这件事。”

“好!得到镇长的指导,我们工作会提升一个台阶。”老主任合上日记本。

刘镇长不置可否,而是把视线锁定在了拉土车的驾驶员身上。

老主任和卓毅对视一眼,估计到了刘镇长的想法。

对于全镇一些身体残疾却努力工作和生活的人,镇上每一年都会去看望他们。因此,刘镇长认识段新举。对他家里是什么情况,也比较熟悉。

“正式硬化道路的时候,也是他一个人转运土石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镇长突然开口。

“不是。”老主任如实回答,“他的车不大,来回一趟也运不了多少。所以,到了硬化的时候,会请其他司机。这一点,我和有事去了县里的舒庆忠说过。”

“他的腿能支持长期开车吗?”刘镇长又问。

“这……应该是比较难的。”老主任也不肯定。

刘镇长没说话了。

但,过了几秒钟后,刘镇长忽然开口:“我知道,你们心里还是想让他多赚点钱,这无可厚非。但是他的身体……从这里到茶叶基地全是悬崖,万一……就不太好了。”

“我们也问过几回,平常也留心观察。或许他是怕我们把他给换掉,所以一直没有表现出异常。”老主任回答。

“不行。”刘镇长摇摇头,“风险太大了!安全生产,安全是第一位的。段新举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了事,一家人都完了。”

“您的担心有必要。我去和他说,搞个换班。”老主任提出了一个相对折中的办法。

刘镇长点头认可,“不是我故意针对谁,只是在按事实说话。对了,可以让那个你们村房子修得最好的那户人家的户主来换班,他以前是开大车的。虽然车卖了,技术还在啊。”

“这个嘛……”

“有问题?”

“技术在,精气神不在了。自从他儿子出了事,他基本上只开摩托车。”

“是这样啊。”

知道那户人家的遭遇,刘镇长不禁叹了口气。

中年丧子,真是人世间最大的悲痛之一。

“你们要经常去看望他,疏通他的情绪。”刘镇长说。

“嗯,我们会的。”

卓毅认真听他们对话,这时候是一句话也不能接茬,除非是需要他的时候。

很快,轮到卓毅说话了。

由于他一直泡在产业路和茶叶基地上,对于整个规划可以说是相当的了解,回答起刘镇长的问题来,基本上就是脱口中而出,听得刘镇长频频点头。

就这样,众人朝着茶叶基地走去。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