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提前的文字改革

科研人员对新事物都有着敏锐的嗅觉。

以至于。

陈默只需要轻轻几句话,就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一件事的重要性。

比如眼前的计算机。

薄的还没有一指节宽的屏幕。

比不上一只手提密码箱大小的“机箱”。

但这里面却藏着大秘密。

这七十几名科研人员,并不笨。

相反,他们头脑更加聪明灵活。

这个时代的人,往往没有那种浮躁的毛病。

论资排辈等不良风气更是没有。

他们只坚信一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

虽然陈默年轻。

甚至,在这些人里,不乏有四五十岁左右的科研人员。

论年龄,垫垫脚尖都能给陈默当父亲。

但此时此刻,这些人也和大家一起,因为某件弄不懂的事情排着队向陈默请教。

“陈部长,你帮我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陈部长,麻烦你,我刚刚碰到了这个按键,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陈默一一细心回答。

从开关机开始教起,很快,一天的时间下来,这些人基本都可以掌握电脑知识。

第二大难关当属输入法。

当前的输入法,有五笔和拼音等多种选择。

对于刚刚建国的这些老同志们来讲,学习拼音相当于重新学习一门语言。

但他们别无选择。

陈默想到一个人。

一个在他自己的时空里,被人冠以“周公吐哺,天下有光”之荣誉的一位老人。

周有光。

于是,他立刻让老张代为寻找。

虽然他也可以教授这些科研人员们拼音。

但陈默并不想打乱历史的进程。

让山归山,让海归海。

他只是一个推动者。

不是强盗。

更不会搞个人英雄主义。

抢夺他人荣誉的行为……实在不雅观。

这也是陈默给自己定下来的原则。

不过,这条原则只针对自家人。

外人除外。

老张不愧是多年侦查兵出身。

一出手就查到了陈默想要的信息。

于是。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

正在魔都某大学教书的周教授,接到了一通来自京都的电话。

周有光仔细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

直到电话挂断,他的手仍然紧紧握着话筒。

电话那头的话,仍旧在耳边回响。

一分钟之内,周有光做出了一个决定。

辞职。

回京都。

“什么?老周,你要走?”

就连校长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

老周自从来到魔都教书,在学校里勤勤恳恳,面对学生也是很有耐心。

他的语言学课堂,是为数不多爆满的课堂之一。

这样的人才,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想不通的校长还以为是学校薪水太少,亏待了人家。

“老周啊,是不是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好端端的就突然要回去?”

周有光坚定的说道。

“您不用劝我,我是一定要回去的。”

祖国需要他。

人民也需要他。

在京都,他能发挥的作用,要比在魔都大得多。

周有关去意已决。

“你啊……犟得像头牛!”

校长也是没法子。

昔日的同事听到周有光请辞的消息,一个个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好好的大学教授,怎么就说辞就辞了?

对此,周有光没有做任何解释。

好在妻子是支持他的。

就这样,几天后,周有光带着一家老小和简单的行李,北上京都。

小女儿还不知道此次的目的地。

“妈妈,我们要去哪里?”

周有光的妻子爱怜的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我们回家。”

陈默第一次见到周有光教授,是在一个下午。

那是一位拥有着平和气质的中年人。

他朝着陈默伸出手来。

“你好,陈部长,我是周有光。”

那一刻,陈默对眼前的这位文学泰斗肃然起敬。

这是被后世称赞为横跨四个时代的耀眼人物。

这更是文字改革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人!

“周教授,久仰大名!”

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在电话里,陈默只是提及了一个文字改革的趋势和必然性。

这位昔日的名牌大学教授便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风风扑扑赶来。

“周教授,您是前辈,叫我小陈同志就可以!”

周教授开门见山。

“陈部长,我们不讲这个,您在电话里跟我说过的文字改革和全民化发展,这是我最关注的话题!”

周有光曾经在几年前前往欧洲留学。

在那里,他发现字母对外语的重要性。

在那时他就想,可不可以运用这个思路,把我们兔子的汉字也进行简化?

但他这种思想一经提出,很快就遭到了同为留学生的其他人的反对。

反对的理由,当然是孔孟礼教那一套。

周有光对他们的指责嗤之以鼻。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开始默默研究字母学,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这种理念汉化。

包括回国任教期间,他对字母学的研究也未曾中断。

在陈默那个时空,周教授是在十几年后才开始提出并推广的拼音。

如今,陈默想让一切提前。

兔子刚刚建国。

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国民基础文化教育。

民族繁多,各自有各自的语言体系。

全国范围内,百分之八十都是文盲和半文盲。

在封建时代,读书是一件文雅的事情。

普通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即使再渴望知识又能怎样?

也只能在路过私塾时听到一两句:“天地玄黄,宇宙鸿荒,日月盈仄,星宿列张……”

他们不懂是什么意思。

更不知道这几个字是怎么写。

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这些因素,都潜在影响着国家的建设。

因此,制定拼音和推广普通话,一定会成为亟待解决的大事。

并且是发展过程中的头等大事。

陈默的这一番讨论,真真切切说到了周有光的心坎里。

文字平民化……

知识平民化……

这些目标的实现,全都需要一个重要的媒介。

很快。

以周有光教授为首的文字改革协会,正式在121基地成立。

文字改革协会的组成人员们,不同于那些接触重要机密的科研人员。

他们的进出相对自由一些。

但为了研究工作顺利展开。

周有光还是带头提出了要常驻121基地的问题。

基地附近还有许多腾退的民房,正好可以当宿舍使用。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