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子义大哥跟我混吧

臧霸的速度十分迅速,第二天就通知了吴敦带齐人马在北海郡和泰山郡交界处等待和丁昕汇合。

丁昕让太史慈多休息了半天。第二天下午才一并带着护卫自己的锦衣卫和暗中的影秘卫一起,向北海方向前去。

丁昕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都没有放松对自己的锻炼。虽然当不了一个武将型的人物,但至少在必要的时候不会拖后腿,例如像现在这样的骑马疾驰。

要知道平日里他去哪儿都是坐一辆自己改装的马车,那里面的舒适程度,用荀倩的话来讲:你这辆车的规格,放到以前要是被人抓到是要砍头的。。。

( ̄︶ ̄)

这次一来是急于救人,二来也是想在太史慈面前留个好印象,所以就没有坐那辆豪华马车。

于是当丁昕奔驰了大半天终于能坐下休息时,双股间还是能感受到火辣辣的疼。

因为是一路疾驰,众人没有投宿到城市里,而是在野外找了一个小村落里借宿。

村中的人口一开始还以为是来了贼寇,纷纷吓得躲了起来。后来还是看着丁昕热(金)情(钱)谦(攻)虚(势)的面子上才收留了一行人。

太史慈能看出来丁昕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武人,骑马水平有限。所以心里对丁昕的好评更高。

丁昕:看看,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丁公子,从泰山郡到北海的路程并不远,我们也不用急在一时。按我的估量,孔北海那边再撑个五六天的应该不成问题,我们一定能赶得上。”

丁昕本来就有些硬撑,这会儿听了太史慈的话,果断决定借坡下驴。

“好吧,就听子义大哥的。”然后回身吩咐道“你们明天派两个人,先去和吴敦将军联系,让他可以先安排斥候去打探一下北海的情况。”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造一些声势,能吓住那群黄巾贼寇延缓攻城也是好的。”

“诺!”

不一会儿下人送来了做好的食物,丁昕留了太史慈一起用膳。

丁昕不爱喝米酒,但是喜欢喝一些水果酿的果酒,权当后世的水果饮料。就着果酒,吃着烤鸡,丁昕是真觉得饿了。

那边太史慈也不客气,或者说武人的胃口都不小。只见他左右说同同时开工,烧鸡面饼往嘴里塞。要不是丁昕见多识广,还真会被吓到。

吃饱喝足,下人送上了早已泡好的茶水。太史慈这才感受到了富家子弟的奢侈。

这是去打仗呢,还吃的这么讲究,那平时得什么样啊

丁昕敬了太史慈一杯,说道“子义大哥,之前都没来得及问,你是直接来泰山求援的么?”

太史慈回道“出发的时候孔北海提到过,北海郡附近就三个人可以相求。一个是平原县的刘备,一个是泰山郡的臧霸,还有就是兖州的曹大人。”

“不过兖州距离是最远的,而且曹大人更是在陈留,真要去求援肯定是来不及了。”

丁昕点头道“确实,一般没有我姑父的命令。即便是驻守濮阳的夏侯惇姑父也不敢轻易出动兵马去北海救援。”

“至于平原县的刘备,呵呵,子义大哥可能有所不知。他正在被冀州袁绍的长子袁谭攻击,自顾不暇,也不可能去救助孔融了。”

太史慈回道“其实我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碰到了刘备一行人,他们只剩下了几十人,原还想着要去投奔孔北海。听我说起了黄巾围成的事,当时那刘备倒是说会去相助,但是不是真的去也就不清楚了。”

“哦?!子义大哥你遇到过刘备?”丁昕惊问道。

看来刘备果然是没有走泰山这条路,而是去的北海。说不得自己这趟行程还能见到这位仁兄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丁昕皱起了眉头。

要不要找个机会干掉刘备呢?丁昕想了半天,发现天时地利人和貌似有不在自己这边。

首先那里是孔融得地盘。如果刘备真的在那,也算是孔融的救命恩人。孔融没道理看着自己去砍刘备而不管。

其次自己就带了四千人。看着是不少,可是高端战力几乎没有。吴敦什么水准自己不清楚,但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可能是关羽、张飞这两个猛人的对手。

太史慈能力是有,但还不是自己人。而且为了能收服这位大哥,自己也不能在他面前做出太过分的事情。

所以怎么想都不可能在北海搞死刘备。除非事后能想办法把刘备骗到泰山郡或者兖州,到了自己地盘,那是揉是搓还不都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太史慈看丁昕愁眉不展的样子,不明就里,也是问道“丁公子,可是有什么不妥?”

丁昕回神道“哦,没事。只是我在平原县也有些生意,现在那里被袁谭占了,一时间在考虑生意上的得失。”

“哦,原来如此。”太史慈不懂生意经,所以也插不上话。

丁昕抛开了刘备,又回到黄巾贼的问题上“子义大哥,你觉得这次救援有多大的把握?”

太史慈先是仔细的想了想,说道“围城的黄巾贼人数虽然不少,但是战力明显不高。说实话,要不是孔北海手下实在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士卒,只要能给我一千人,我就能够击退他们。”

太史慈这话说的很是自负,如果是寻常人听了,少不得要挖苦一番。

但是丁昕却知道太史慈是有真本事的人。他之后先投到刘繇手下,在面对孙策进犯之时也是自信满满,可惜刘繇根本不信任他。最后他几乎算是一个人单挑了小霸王不落下风,可见他的能耐。

在孙权手下时,他就已经是能单独统兵,独震一方的人物。资历和能力不在周瑜、鲁肃之下,更是在程普、甘宁、周泰等人之上。

丁昕于是乘机说道“子义大哥这么有信心,那这次就由子义大哥领兵做主。”

太史慈闻言一愣,他没想到丁昕回这么信任他。心里瞬间有些火热,但还是耐住性子说道“公子言重了!太史慈只是一介白身,况且这次是有吴敦将军领兵,这。。。”

丁昕知道太史慈的意思,笑道“这个回头我去和吴敦大哥说,我们很熟的,没关系。”

太史慈心知这是丁昕再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想他太史慈已经二十有七,正是想要建功立业的时候。

他去解救孔融,除了母亲的嘱托之外,未尝没有一展身手,求一条晋升之道的意思。可惜暂时看来,孔融对他并不感冒。

丁昕想到,历史上的太史慈先是解救了孔融,而后又投效了刘繇。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明主,唯一和太史慈沾边的就只有一条:同乡。

古时候,同学和同乡是两条最大的政治资本,尤其是对寒门子弟,更是如此。

太史慈的师名不显,可能不是出自什么名师,那唯有同乡之谊可以利用。孔融在自己老家做官,刘繇和他是同乡,所以他就尽力去帮助辅佐他们,直到后来遇到了孙策。

难道我,或者说我姑父,现在还不如孔融、刘繇之辈么?!

开玩笑!吊打他们不解释!

所以丁昕有绝对的信心可以收服太史慈!这次让太史慈领兵对付管亥这些黄巾贼,也未尝没有看看他能耐的意思在里面。

太史慈自己也很想抓住这个机会,于是果断道“既然公子不弃,太史慈绝对不会让公子失望的!”

“而且不需要将全部兵马交付,只要能给我一千人马,我就能击败管亥!”

丁昕从这段话中听出了太史慈的自信,聪明和谨慎。他相信这个未来的超级猛将,一定会乖乖的跟着他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