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六章耳听爱情四

杜鹃这次回来是带着任务的,杜天雄听说了成都买房的情况,执意让杜鹃在成都也买一套房子,既然有在成都生活的想法,干脆提前买房子!这个想法给石传雄提了一下,干脆继续买在同一个小区!再次联系了中介,杜鹃也在东湖公园旁边的一栋楼里买了一个湖景房,交房得到三年后了!

有了住处,人就变得踏实,感觉要好好努力过日子了!所以很多人通过努力当上房奴后,会变得踏实肯干,都是买房惹的祸!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石传雄终于考完了两轮考试,一轮是高级药师资格的考试,一轮是陕医大的成人学历教育中医专业,以石传雄具备的《扁鹊内经》传承水平,这两轮考试都很容易通过,得考虑怎么过国庆长假了。

心宽师兄打过一个电话,国庆节期间希望石传雄回青城山一趟帮帮忙,青城山道观在国庆期间打算办一个国庆祈福法会,一方面庆祝国庆,另外一方面为大地震中受到伤害的信众祈福,活着的人活得更好,才是最好的纪念。石传雄的医术已经在周边传开了,每天来道观找心岷道士看病的人有很多,全都失望而归,道观给出的答案是:心岷道士外出修行去了,什么时候返回不清楚,得看缘分。不得不说,这招很厉害,很多道士的私人电话被神通广大的信众要走了,道观的办公接待电话总是能接到询问心岷道士是否返回的电话,让负责接听电话的女居士很烦恼。心宽转达监院张真人的指示:能回山一趟最好!

和杜鹃商量了一下,两人决定在青城山以帮人看病的方式渡过假期,袁爱敏和郭华也吵吵着一起去玩,郭华男朋友李宏涛国庆假期来到成都探访郭华,让郭华非常开心,直接入住了郭华家,因此得晚两天,全家四口人来青城山,还是三人组在国庆的前一天晚上来到青城山道观。

不提两女办理入住客房的事情,自有女居士前来帮忙,心宽领着石传雄去见师父张真人,几个月不见,张真人显得越发飘逸,带着明黄的头巾,在自己的道舍接见了徒弟,满脸含笑,示意旁边的道童送上香茶一杯。

“这是今年的贡品道茶,丈人泉那里出产的,味道很好,那边的李居士每年给道观提供一部分专用的贡茶,青城山最好的茶叶,徒儿品一品。”张真人举起自己的茶杯,饮了一口茶说。

石传雄拿起茶杯,浅浅的喝了一口,果然清香扑鼻,入口滑润甘甜。

“谢师父赐茶!”角色已经转换过来的心岷急忙道谢。

“既然你来了,连夜就到李居士那里去看一看吧,他的家人前天把人从医院接回家了,说是不行了,在家奄奄一息,家人正在准备后事!为师起卦算了一下,李居士福缘深厚,与我道家有缘,命不该绝,但是这个转机却是落在你身上了!心宽,你引路过去!”张真人高深莫测的吩咐。

“遵命!”心宽和心岷两人拱手行礼,心岷喝完茶杯里的茶汤,两人匆匆出门而去!来自己的道舍路上,心宽絮絮叨叨的说了这几个月的变化,整个青城山景区重建工程基本完毕,景区管委会希望通过举办大型的国庆祈福法会来宣传景区,吸引游客,重建游客来景区旅游的信心!这次重建工程规划中,把茶叶作为周边山民脱贫致富的重头戏,因为青城山的茶叶历史悠久!

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记有:“青城县有散茶、贡茶,生丈人山”。丈人山一带出产“沙坪茶”,而“沙坪茶”则在唐、宋时已有盛名,明代时被视为“绝品”。“青城茶”的特点是:茶叶小而嫩,其芽犹如“元出花”,品质极佳,被列为封建王朝举行大典及统治者享用的“贡品”,故而被称之为“青城贡茶”,就茶叶的外形而论,有“雀舌”、“鸟嘴”、“麦颗”、“片甲”、“蝉翼”等。这些茶叶形名真妙,颇具雅趣。五代时,蜀国的翰林学士毛文锡曾在《茶谱》一书中写道:“青城,其芳芽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

明代文学家杨慎有一次与友人陆子渊在喝青城山丈人山的“沙坪茶”贡茶时,讨论过青城山“沙坪茶”的茶叶情况,陆子渊说:“沙坪茶喝起来真是绝品矣,何以无称于古?”

杨慎答复:“毛文锡茶谱》云:玉垒关宝唐山有茶树悬崖而生,芽长三寸五寸,始终一叶二叶,即指青城之丈人山一带,其所记的是“沙坪茶”早期的情况。”

陆子渊说:“晋张景阳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茶冠元清,逸味播九区。此非沙坪茶之始乎?”

杨慎答复:“张景阳诗中的“芳茶冠元清”,这并不是指的“沙坪茶”。在两晋时期,四川的茶叶产地和名茶种类甚多,如“武阳茶”、“蒙顶茶”、“邛州茶”等。”

后来杨慎作了一首茶歌,对“沙评茶”的历史、生长形态及风味特色和价值,作了十分细致的描述,抄录下来,免得读者再去查找。杨慎和章水部沙坪茶歌》:“玉垒之关宝唐山,丹危翠险的可攀。上有沙坪十急地,瑞草之魁生其间。芳芽春茁金鸦嘴,紫笋时抽锦豹斑。相如凡将名最的,谱之重见毛文锡。络下卢仝未得尝,吴中陆羽何曾觅。逸味盛奈张景阳,白菟楼前锦里傍。旷之玉碗蔷薇水,拟以帝台甘露浆。饼聚龙云分麝月,苏兰薪桂清芬发。参隅沼递渺天涯,玉食何由献金阙。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西南侧陋阻明阳,官府神仙多蔽美。君不闻夜光明月投入按剑嗔,又不闻臃肿蟠木先客为上珍。”

心岷看着干净整齐的道舍,很是意外,心宽解释道:“每天有居士来清洁道舍!”

换好道袍,两人急匆匆赶往丈人泉,李居士的家就在那边附近。夜色下,寂静的山谷里偶尔传来秋虫的叫声,山路边有淙淙流水声传入耳中。

快到丈人泉的时候,隐隐听到远处传出哭声。心宽脸色一变,对心岷说:“师弟,从这边的小路拐上去不远就到了!”

两人来到房屋前,这是一个由三座房屋围成的小院,院门开着,哭声是从正房传来的,门口一个中年人蹲在地上,无助的用手揉着自己的头发。

心宽打了一个道号:“施主好,我是心宽,和师弟心岷奉师命前来探望李居士!”

中年人绝望的抬起头来说:“道长,人都没了,看不上了!”

心岷没有说话,和心宽一起走进进屋,来到卧床前,看着李居士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床边跪了两个年轻人人,一男一女,哭声就是女孩哭出来的,李居士的妻子流着眼泪坐在床边,默默的看着李居士。门口的中年人是孩子们的舅舅。

心岷一步冲到病人面前,开动透视功能,同时用手在病人的脉搏和心口处摸了摸,微微点一点头说:“尚有一丝气在,还能救活。快去端一碗热水给李居士喂下去,贫道自有救他的法子。”

李居士的妻子认识心宽,噗通一下跪倒说:“道长,请救孩子他爸一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