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蒋玉菡初登场

读《红楼梦》的二十八回你会发现宝钗在不经意间悄然介入了宝玉和黛玉之间,前二十七回黛玉经常把宝钗作为“假想敌”可那都是她自己的臆想,可是从“为君的药”开始到元春端午节礼赏,宝黛钗三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当然这只是一个开端,随着后文故事的展开更为复杂的关系交织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当然二十八回的故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即将登场,那就是戏子蒋玉菡。

通读《红楼梦》你会发现宝玉身边不只是黛玉、宝钗这样的“红颜知己”也有像秦钟、北静王这样的同性伙伴,在理解《红楼梦》情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到“看轻性别”,拿宝玉来说洒脱高雅的宝姐姐他很喜欢,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他也很喜欢,甚至羞羞怯怯的儒雅公子秦鲸卿他同样偏爱,所以宝玉喜欢一切他认为美好的东西,无关性别,这就是警幻仙姑所说的“意淫”,他是一种呵护、一种欣赏,而不是占有,是多情而不是滥情,这正是《红楼梦》高级的地方。guqi.org 流星小说网

这一次初登场的蒋玉菡也是一样,蒋玉菡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戏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优伶”,他是反串唱旦角的,我们熟知的的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并称“四大名旦”他们皆唱反串。因为过去戏班子是不能既招男生又招女生,故而旦角通常由男生反串演艺。

宝玉不是因为一句“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把黛玉惹生气了吗,刚想解释就被人请走了,请他的人是冯紫英,上次薛蟠过生日他也在场,这次又攒了个局来请宝玉,当然毫无意外薛大公子也一定在场。这种局说好听点叫“风雅局”,男孩子们的小聚会,当然还会有戏子和歌女前来助兴,蒋玉菡也在其中。摆上酒来,依次坐定,冯紫英就让唱曲的小厮前来敬酒,薛蟠几杯下肚就开始忘怀了,拉着小戏子的手让她唱个曲来听,想想也能知道酒席间的曲子不可能有多高雅,曲词也很露骨,而且愈唱愈风流,越喝越尽兴。

宝玉和他们都不一样,他向来不喜欢这种低级的趣味,于是提议“行酒令”,宝玉说:“我先吃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人先喝一碗酒,过去真正席间喝酒不是用杯,而是用碗,所以你看《水浒传》武松路过景阳冈一定是“三碗不过冈”,这个碗就被称为“海碗”,现在能喝酒的人我们都说他“海量”就是从这而来。酒喝完要说酒令,自己说完别人跟着说,说不上来的就要罚酒。冯紫英、蒋玉菡都同意了,只有薛蟠不乐意,因为在这众人之中只有他没读过书,学问最差。

那我们来看看宝玉说的这个酒令怎么玩,第一要说悲、愁、喜、乐四字,还都要说出女儿来;第二,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最后,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说实话这样的酒令游戏就属于偏难的一种了,没有点学识功底的人还真来不了,先看看宝玉是怎么说的。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宝玉这四句诗说得恰到好处,尤其听完《葬花吟》让她对女儿、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紧接着还有一个曲子“满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与《葬花吟》对应的就是宝玉的这首《红豆词》,诗词当中红豆借喻相思,闺中的女儿为什么而忧愁,就是因为相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有的愁皆因爱所起。黛玉整日忧心忡忡不正是因为他心中的宝哥哥没有给他确定的答复,因而眉头不展,辗转难眠。最后青山隐隐、绿水悠悠那是怎样一段难以割舍的爱情呀。由此也不难看出怡红公子心中情至深爱之切。

宝玉说完下面该冯紫英说了,冯紫英和薛蟠的酒令在这里就不再赘言,我们重点来看看蒋玉菡说的。蒋玉菡说道:“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蒋玉菡这四句和宝玉的四句完全不一样,宝玉口中满是闺中女儿的忧愁,而蒋玉菡口中则是出嫁女儿的常态,二人地位不同,生活不同,所见所感也就皆不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