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东风高压西风黯

536年,正月,夏州。

将近一年左右的准备之后,高欢终于又一次出手了。

这次他决定亲自领兵出征,身边的高级将领只有自己的妹夫库狄干。

高欢这次用兵非常出人意料,他既没有打潼关,也没有攻华州,而是从西魏防守比较空虚的北面入手,千里突袭去攻打位于河套腹地的夏州。

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才能攻其不备。

正月二十二日,高欢和库狄干率领一万轻骑悄然离开晋阳,之后跨吕梁,渡黄河,越长城,过沙漠,用几乎是当时最快的行军速度一路向西疾驰。为了节省时间,路上连生火做饭都免了,众人完全靠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

八九百里的路程,前后仅用了四天时间。

高欢的节奏控制得相当好,大军到达夏州治所统万城外的时候,太阳刚好落山。

统万城位于今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北五十公里左右的无定河北岸,是当年大夏国的首都,也是西北地区最著名的坚城。为了修建这座城,赫连勃勃共动用了十几万人,耗费了将近五年的时间,穷尽了大夏国的人力物力。

统万城的城墙高八丈,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质地极其坚硬,可以直接在上面磨砺刀斧。当年源子雍在粮草几乎断绝的情况下,在这里坚守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宇文泰在做夏州刺史的时候,也亲自经营过这里的防御工作,他对夏州的放心程度其实要超过潼关和华州。

可惜这次过来的是高欢本人。

按说千里行军,人困马乏,正常的做法是立刻挖壕沟设鹿角,布置好防守工事,等精力恢复之后再出兵作战,不给敌军以逸待劳的机会。

但高欢偏不这么干。他之所以要用这么快的速度突然杀到这里,就是为了打时间差和信息差,趁敌军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举拿下夏州。

快速长距离突袭作战是高欢的拿手好戏,无论是南下洛阳对付元修,还是北上云阳谷对付刘蠡升,都是数日之内连行八九百里,让对方措手不及,结果元修直接被吓得放弃洛阳逃亡长安,刘蠡升也是被一战击溃。

这次也一样。高欢下令部队简单休整一下,趁夏州守军还没有防备的时候,连夜发动进攻。

现在正是月底时分,天上只有依稀可见的一点点残月,统万城外几乎是一片漆黑。阴影之中,东魏部队悄无声息地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而城内的守军则完全没有觉察出任何异样。

这么快的行军速度,当然不可能带过来大型的攻城器械,但高欢早有安排,他命令众人把随身带着的马槊集中起来,用提前准备好的绳索捆扎成一百多个攻城的云梯。

马槊是南北朝时期骑兵冲锋时常用的重型武器,样子类似于矛,但比普通的矛要长得多。所谓“矛长丈八谓之槊”,也就是说马槊的全长可以达到一丈八尺以上(超过4米)。而且马槊杆的硬度和韧性都极好,结成云梯之后多个人同时攀爬完全没有问题。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高欢一声令下,一部分骑兵负责掩护,其他人扛着云梯直接冲到夏州城下,从一百多个点位同时开始攻城。

泰山压顶,一击必杀。

现在在统万城里驻守的,是西魏的夏州刺史斛拔俄弥突,他手下的部队大概有三千多人。

斛拔俄弥突是夏州本地的部落酋帅,他早在贺拔岳时代就是夏州刺史,后来贺拔岳觉得夏州位置重要,专门派宇文泰过来接替他。但没过半年,就发生了河曲之变,贺拔岳被刺身亡,宇文泰赶回平凉主持大局,斛拔俄弥突又重新回到刺史的岗位。

东西魏现在基本是以黄河“几”字形右边那个竖为分界线,而夏州地处河套中心,离边界很远,所以斛拔俄弥突做梦也没想到高欢会来打这里,前期的侦查和准备工作基本都没做。等他发现不对的时候,高欢的部队已经开始四面攻城了。

斛拔俄弥突仓促之间组织城内守军开始迎战,无奈他不是王罴,高欢也不是司马子如,华州的防守奇迹最终没能在夏州重演。在东魏部队的饱和攻击之下,夏州很快就被打了下来,斛拔俄弥突一见高欢如此厉害,干脆直接投降了。

夷狄之人一向只崇拜强者,对忠臣不事二主这些观念非常淡薄,高欢世居北地,对这些习俗非常了解,所以也不以为怪。他把斛拔俄弥突部落的五千户全部从夏州迁到晋阳,同时任命都督张琼担任河右慰劳大使,留下来镇守夏州。

宇文泰完全没想到高欢用兵居然如此神出鬼没,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等他收到报告的时候,夏州已经落入了高欢的手里,再想派兵过去支援已经晚了。

按说夏州虽然离边境很远,但好歹是军事重镇,只有三千多守军实在是说不过去。宇文泰之所以没有多派人过来,是因为前段时间他一直在焦头烂额地应付另一个敌人:梁武帝萧衍。

萧衍非常公平,这次趁北魏分裂之机出兵趁火打劫,并没有只盯着东魏一家薅,西魏那边他也有安排。区别就在于负责攻打东魏的元庆和瞎折腾一通无功而返,而负责攻打西魏的几位将领却收获颇丰。

南梁的益州刺史王范和南梁州刺史樊文炽首先出兵,合围了西魏东益州的治所晋寿。

负责镇守晋寿的是东益州刺史傅敬和。傅敬和的老爹就是北魏名将傅竖眼,可惜他本人好酒薄行,一点儿也没继承老爹的本事,他一看梁军声势浩大,打都没敢打,直接开城投降了。

之后南梁的光烈将军兰钦引兵攻打西魏梁州的治所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击败大将通生,擒获行台元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西魏梁州刺史元罗无力抵挡,只好举州投降,汉中地区从此落入南梁的控制之下。

转眼之间连失两州,宇文泰坐不住了,他赶紧派都督董绍和张献领军去收复失地,结果兰钦在高桥城(今陕西汉中北八里桥)纵兵截击,把西魏部队打得稀里哗啦,斩首三千多人。董绍和张献一看打不过,领着残兵败将转身就跑,兰钦乘胜追击,一直杀进斜谷,差点儿就把西魏部队包圆了。

宇文泰快疯了。东边一个高欢已经够麻烦的了,现在南边又来了个萧衍,这不是要我命么?

如果豁出去了跟南梁拼个你死我活,即使打赢了也必定元气大伤,那时候高欢趁虚而入,自己就死定了。宇文泰是聪明人,当然不能让自己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高欢是死敌,没可能妥协,所以宇文泰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向南梁低头。他派人去找梁军和谈,说你们占领的那些地方我都不要了,顺便再送你们两千匹好马,咱们西魏南梁从此做好邻居不再打仗了好不好。

萧衍也是个没什么追求的人,能占这么大便宜已经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于是他见好就收,命令兰钦别再进军了,赶紧回朝庆祝,这次薅羊毛活动圆满结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