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深夜书房里的密谈

公元917年,后梁贞明三年,刘岩称帝,就是历史上的南汉王国,广州,改称为兴王府。

公元943年,刘晟杀死皇兄刘玢,篡位夺帝,成了南汉的第3个皇帝。助他篡位成功的几位心腹大臣中,最得力的干将便是陈京庠——陈元杼的伯父。当时他只是一个三品大尉,事成后,刘晟封他为兴王府大都督,正一品,统领军队,权倾朝野。

刘晟手段毒辣,灭绝人性,其阴狠残暴世间少有,短短几年,因怀疑他的兄弟们在暗中窥视他的皇位,竟然将14个同胞手足杀掉11个。这其中也包括助他篡位,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兵马大元帅的五弟洪昌,和副元帅洪杲。老大老二病死,最后只剩下九弟刘洪炅。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心。大太监赵忠禄的一句话,像钉子一般钉入了他的心中,又如酒药一般发起酵来,使他陷入了整天惶恐不安之中。

赵忠禄说的那句话是:七月初三,陈大都督父亲做六十大寿,朝中官员送礼的十有八九。城中百姓竟然说:只知都督陈京庠,不知还有南汉皇。guqi.org 流星小说网

那天晚上,陈元杼睡不着,翻来覆去的心里总好像装着什么事,究竟什么事又模糊不清,只是隐隐地感觉到最近一段时间父亲不像以前那样脸上挂着慈爱的笑容,常常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半天半天的不出房门半步,双眉之间不难看出那密布的愁云。十七岁了,从小乖巧懂事的她自然看得出父亲满腹的忧患,就不知道为了什么。问母亲,母亲叹了口气,摇摇头,只是说了一句:小孩子不要管大人的事,你父亲是朝廷大臣,遇到一些烦心事也是有的,你和弟弟只需要用功读书就好。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细心的陈元杼却从母亲双手中的丝巾被捏得越来越紧这个细小动作,已经看出母亲所担得心事也非一般。

究竟是什么事会让父母如此忧心忡忡?况且最近一段时间,伯父也来得更勤了,他是朝廷最大的武官,广州兴王府的大都督,深得皇上宠幸,但他的脸上也没有一丝笑意。她和弟弟上前问候,他也只是强作笑容,敷衍一句两句后,就和父亲进了书房,半天不再出来。

夜已经很深了,风声飒飒,树叶沙沙,透过窗幔,看见一轮圆月朦朦胧胧挂在半空,四周一片寂静。想到近来家里的情景,陈元杼心头不安。昨天是中秋节,可是家里连每年惯例要举办的热热闹闹的赏月家宴都取消了,为什么会这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一向处事果断的父亲如此忐忑。越想越乱,想起昨日父亲给自己写的南北朝范云所作的《别诗》: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还有那本唐朝杜甫的诗卷,放在书房里忘了拿回,此刻反正睡不着,倒不如去取来读上几首,其中《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一首还没有完全弄懂呢。

想着从床上下来,月光很好,也不需要蜡烛,她轻轻打开房门,朝书房间款款而去。

家里有两间书房,一边是父亲看书写文章用,另一边是元杼和弟弟中轩每天读书的地方。陈京泽的住宅共有三进,第一进是起居室,会客的厅堂,一排数间,宽敞气派,第二进便是书房,包括书库和一些重要之物的储藏室,第三进,一长排6间内宅,陈京泽夫妇和儿女的卧室。两厢有一些低矮房屋,是仆人居住之处,元杼走进房间,走过长廊,穿过一个庭院,前面有个很大的椭圆形门洞,走过门洞就是书房间了。

夜,静级了,此刻风已止,万籁无声,元杼一袭长裙,伫立院中,抬头望月,心中默默祈祷:不求荣华富贵,只愿阖家平安。想着,她收回目光,踏着月色,轻步走过门洞,来到书房外的长廊。

这时,元杼突然发现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丝光从厚厚的布幔缝隙中透出,虽然不太明亮,但黑夜之中却一目了然。难道爹还有公事要操办?这几日也没听说朝中集贤殿有什么大事。忽一想,也好,趁此机会陪爹说说话,说不定还能听到他说出一些藏在心底的秘密呢。

就在元杼一步步走到父亲书房门前时,突然听到从房间里传出说话声,很轻,像是在密谈。但是四周太静了,凝神细听,还是十分清晰。

元杼听出来了,房中两人,一人是爹,一人是伯父陈京庠。他的嗓音有点沙哑,这么深更半夜的,两人还在商量什么?元杼心中狐疑,把耳朵凑近凝神细听。

房中,的确是陈京泽和他的哥哥陈京庠。书桌上放着一个烛台,里面有三支蜡烛,却只点了一支,书桌右边有几只椅子,中间有茶几,此刻兄弟俩坐在椅子里,脸色都十分难看。

陈京泽说:“大哥,你能不能把今天皇上召见你的前后过程,包括皇上说的话,再给我说一遍,里面有些细节我觉得不合常理,也不合皇上的性子。”

陈京庠轻轻清了一下嗓子,低声说:天黑之前,赵公公突然来到我家,说是皇上让我去招安殿,有事相商。我不敢怠慢,即刻随他进了宫。皇上身边只有一名心腹侍卫,我进殿后拜见皇上,皇上赐我坐下,我瞧皇上的脸色和说话的语气都很和善,悬着的心放下一半,便小心谨慎的问了一句,‘不知皇上召见,有何圣谕?’皇上拿起龙案上的一本奏折,吩咐赵公公递给我看,我翻开一看,吓得魂不附体,原来这是告发清远节度使钱国祥企图谋反的折子。里面说钱国祥曾言道皇上10条罪状,言辞激烈,其中单是指责皇上在5年里残杀11个兄弟这一款,足以诛灭九族。钱国祥是我的内弟,当时我连忙伏在地上不断磕头,嘴里只是说臣不知钱国祥竟然胆大包天,竟敢如此妄议诋毁皇上,实是十恶不赦之大罪。皇上不动声色,又叫赵公公将一个本子递给我,叫我仔细看看,这本的封面上写着唐朝遗诗,里面也是抄了杜甫和李白的许多诗句。但是翻到最后两页,只见记载着乾和年间,皇上杀兄诛弟的日期,地点,牵连了多少门户,写得明明白白。我当时只看了一眼,便已汗湿重衫,浑身颤抖不止,脑子里一片混沌,哪里还看得下去,又不知该如何面对皇上,只是不断的磕头。

后来皇上叫赵公公将我扶起,取回这本‘罪证’,并且显得十分平静的说:大都督,你是朕的有功之臣。南汉王朝的栋梁。今天让你来没有别的意思,这钱国祥是你内弟,虽然远在清远,你也得管教啊。接着他又对我说了一些安抚的话,便让我回去了。回到家里,我也不敢把实情告诉你大嫂,只能一个人呆坐在书房,总觉得这事来得蹊跷,我内弟虽说是地方官,也有一点权势,但为人胆小,说话做事一向谨言慎行,平时到京城来,言谈之中也不敢妄议皇上,又怎会生出这等祸事来。皇上今天叫我去,单单告诉我这么一件事,一没有株连斥责,二没有做出训示,到底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越想越是心寒,因此不管天色已晚,也要来听听你的看法,你遇事冷静,看人看得透,听话听得清,不像我,只是一介武夫。兄弟,你看我内弟此番会怎么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