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更详细的策划

许贺兰不明白她最终想表达什么,静静聆听没有打断。

王墨继续说:“而我现在想到的办法是,摒弃传统的收费模式,改为自助式就餐,所谓的自助餐就是按人头收费,无论吃多吃少,每人固定收费若干文,如此收费的好处是,客人进店之后无论他愿意八卦还是喝茶看书,无论他吃多吃少,想吃正餐还是果盘都无所谓,因为他已经付出了他该付的钱。”

许贺兰凝神寻思着她的办法,是有一些可取之处。

尤其是,自助的形式旱涝保收,还不用把客人赶走,完美解决眼下碰到的困境。

但他还是觉得王墨的这个想法过于新奇,过于匪夷所思了。

具体哪里不好,他是说不出来。

而且他不确定,一旦改变了营收方式,走自助的模式,城里人会不会买账?能否经营得下去?

大家不买账,描述的再好也是空谈。

毕竟没有前车之鉴。

他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听说酒楼可以用自助这种模式。

第一个品尝螃蟹的人,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他一时之间沉吟不定,反倒是旁边旁听的宋砚先张口了。

他敏锐找到王墨这个思路里,不甚明朗的部分,提问:“按你的思路,传统模式换成按人头收费,可从你的描述,我并没有看到有特别明显的优势。”

王墨说:“当然有区别,假设五个人花费五百文吃一桌饭菜,无论他们饭量如何,这桌菜一旦上桌都视为吃光,因为不管他们吃多吃少,剩菜都不可能再去给其他桌重复利用。

但相反,换成五个自助票形式,成本一定会比一桌餐要少得多,大概率这五个人里有两到三个饭量不佳,根本吃不回本钱,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我之所以肯定他们吃不回本,是有我的理由,改为自助餐后,餐单是需要相应的变化,增加更多的主食种类,比方那些好吃的糕点,诱人的油炸食品等等,这些成本不高的美味可以让人大快朵颐的时候不知不觉快速饱腹,减低客人用餐时间和食物成本,关于这一点,细说起来几句话是说不清楚,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接下来细谈这个话题。”

宋砚很快跟上她的思路,又提出疑问:“就算成本解决了也不见得不赔本,自助餐可有时间限制?城里总有那么一些个能吃能喝的壮汉,若是饭量大者赖在酒楼里从早到晚用饭,搞不好会吃到你亏本。”

王墨回答:“开酒楼做生意可不是做慈善,自然不能不加限制,对于那些饭量大的壮汉,是没办法阻止他们上门,亏本是难免的,不过没关系,一来可以在其他客人那里赚回来,二来可以在规则上,用一些设定来减低损失。”

王墨知道这样的解答太过笼统,没办法解除宋砚的疑惑。

没等他继续发问就接着说:“我方才没来及说到的规则是,自助餐是要附加一些就餐条件,时间限制一定要有,每位两个时辰,这个时间设定的很宽松,早已超过了一个人平常就餐的时间,当然还需花要一些小心思,比如设计几个朗朗上口的口号,例如吃多少拿多少,杜绝浪费等等,把它们写好贴在墙面上,在不着痕迹的宣传里,达到约束和洗脑的目的。”

她又继续:“假设两个时辰过后,客人还未走,那么需要多加十文,以刻钟计时,每多留一刻钟多收十文,一个时辰是四十文,以此类推。”

“至于收费,鉴于酒楼里都是家常菜式,价位不宜过高,每人四十文,押金十文,用于防范就餐者有没有浪费,如浪费占比超过百分之十,需要扣除押金。”

“想要自助这种模式成功运转,管理一定要跟得上,需要多雇用几位机灵的店小二,带客人登记号牌,安排座位,在每桌客人用餐结束后仔细检查有无浪费,并且返还押金,这些环节少不了细致认真的小二张罗操持。”

其实王墨的思路没什么新意,就是照搬了21世纪的自助餐。

刚才老许他们说到鼎香楼的客人虽多,营收却很惨淡时,王墨立即就想到自助餐的概念。

喜欢来鼎香楼八卦的,敞开大门欢迎。

酒水茶点饭菜水果足量供应,只是进入的门槛变高了。

按人头收钱,杜绝了从前那样,客人几文钱点一壶茶水,一盘花生米吃吃喝喝坐一天,真正想用饭的客人反而因为没有位置,不得不另寻他处。

随着王墨娓娓道来,宋砚和许贺兰脸上的困惑慢慢消散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认可和期待。

许贺兰眼芒里都闪动着跃跃欲试,“王墨,我发现你这个人很神奇,你的想法太匪夷所思了,更让人惊讶的是,你并不是纸上谈兵,总是能拿出详细的方案和理由说服大家,而且我还发现,你的阐述很具有煽动性和感染力,明明是匪夷所思的想法,却能够鼓动的对方狂热起来,迫不及待想要尝试。”

“不错不错是这样。”许安附和说:“贺兰说的对,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一心在想年底之前赶紧把这个自助餐开起来。”

就连不远处练功的宋琼落,练武的动作越来越缓慢,越来越走样,好像也有一点心动的感觉,整个人燥燥的,静不下心来练习。

王墨扑哧一笑,“哪有那么夸张,别这么神话我,其实我也是拾人牙慧。”

因为21世纪的自助餐很普遍,所以她才会了解的那么全面。

许贺兰对她的想法表示极大的肯定,“我就知道来找你是对的,你总能有出其不意的想法,现在我也不想喝酒了,只想赶紧回去好好构思。”

甚至都忘了在琼落那里碰壁带来的难堪和低落。

只有宋砚,保持了最基本的清醒,提醒道:“到底是做生意,不是过家家,在作出决定之前,还是需要梳理一遍思路。”

王墨笑了笑:“这没问题,我本来就打算今晚熬个夜,写一份计划书给你们,我会在计划书里,把我所有关于自助餐的详细思路写的清清楚楚,务必让你们完全理解我的想法,最终到底做不做,大家一起商量着来。”

王墨并不强求大家都按她的意愿来。

从穿到这本书里,就有身为配角的自觉,配角怎么可能像女主角一样光环笼罩,事事顺遂,周围人都顺着自己的想法走。

她反倒觉得人应该常怀包容,海纳百川,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里,只要能达到六成以上的称心如意就该知足了,太过计较常常患得患失反而不容易快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