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长怨不解

有关于书生的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引殇一楼雅间内,除了文庙贤人慕容秋柏之外,其余人等都分属各国,都有其立场,沙场武将不怯敌,文人身上显傲骨。关于唇齿争上下,榻间论民生,在伏隐书院时,都各有一番论调,总体来说唇齿激烈,争执无用,口舌之利而已,所以今晚不谈国事,不论政局,只谈风与月,只评莘莘学子之文。

席间煮茶清香,儒袍素衣老者顾长熙正要倒茶。

“学生来!”慕容秋柏与白梧衡异口同声,而且两人皆已伸手。

“不就是倒茶么,至于如此动静,若是敬老,改天到我屋里收拾收拾!”顾长熙笑了,两人不说话,却也四目相对,然后又看向顾老,眉梢微展,意思明显,有何不可。

“你俩年龄相仿,也负才子之名,不如也临时应试,谁若是输了,今晚诸如端茶倒水之类都与他了如何?”只见黑色儒袍老人说话了,青乌已染霜,容颜似枯木,举止谈笑自有一番长者宽厚之风,他便是林鹿书院吴显了。

“如何应试?”白梧衡问道,白梧衡乃是明秦船山书院的先生,自小受书院的院长明山启蒙,学问所出乃船山先生一脉,船山学问在明秦已被尊为国学,而白梧衡更得明先生教导,于明秦书院年纪轻轻便已经声名鹊起,更是在甲子之年便已经被书院赐予先生一职,在书院内授业解惑,十年后又出门游学,请教了各家学问,不可说是精通,却也驾车就熟。

他比慕容秋柏还要年轻几十岁,所以引殇之内,他的名声也比慕容秋柏弱,而且他自信,只要给他时间,他定能与慕容秋柏比肩。而在伏隐书院时他就已经知道慕容秋柏的身份,且坐而论道了一次,那次他稍逊一筹,此次他便也跃跃欲试。

歪嘴的朱熏酎用手指指了指隔间之外,意思很明显,就以诸多士子所联之句为题,慕容秋柏两人会意,他示意白梧衡先请,白梧衡也不做扭捏之态,手指轻轻扣了桌面,已经有了。

“小节安能拘大义,细雨亦可润春晖。”白梧衡说道。

顾长熙摸着胡子,吴显笑而不语,朱熏酎正襟危坐,嘴巴就那么歪着。这下到慕容秋柏了。

“我直接倒茶吧!”说着慕容秋柏便要倒茶,不过被白梧衡一手阻止了。

“慕容先生,说好的应试定输赢的,不可怀了规矩才是。”慕容秋柏见各位老先生都不说话,只得说了刚才得得一句。

“小节安能拘大义,弱枝正可立高材。”慕容秋柏请三老评判,白梧衡收了笑容,正襟危坐看着三老。

“朱老先生如何看?”吴显先生看了看两位都不说话,他也没直接说,而是问了面无表情的朱熏酎。

“这小子可以!”朱熏酎用手点了点慕容秋柏,其余两位老人也笑着点头,白梧衡一手放在桌上压褶了袖子,甩了一下,便给各位先生倒茶。一阵茶香四溢。

别鹤那边,也已经人声鼎沸,各自争抢着要联句,不少先生都来不及抄录,别鹤的联句是:一夜春风山叠翠。

万里晴空水伊莲。

出自个闺中女子,身穿片式齐腰褶裙渐变绣花服,身肢窈窕,柔弱,堪怕她就被一阵风便倒了下去。

半宿秋雨水涟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被书院先生称作双魁之一的叶蜚离。”,此句一出便引来了不少目光。有各个才子,但更多的是来自于不少闺阁女子的明眸善睐。

其中就有那“万里晴空水伊莲”的主人,她定睛再看,虽觉得这人身着朴素,但出口不俗,也对得起他在书院中的才名。

“小姐,看什么呢,可觉得这叶公子长得俊秀。”一旁的丫鬟见状,忍不住调侃到,她忍不住说哪有这般戏耍小姐的丫头。

对于叶蜚离对出的这句,有觉得妙的,有嫉妒而口出狂言的,诋毁他的。反正群声而起,骚动不安,这时候有人又补充了一句。

半帘幽梦愁意浓

是叶蜚离身边的苏不群,他和叶蜚离两人被称作伏隐书院的双魁,他因为一首《邀客清风》而闻名,不少闺中女子都将他这诗抄录下来,名声在外,更遭人惦记,有才气的人谁不想结实一下呢。

听说新开的那家菊香书局,好像就有苏不群的份,于是不少女子开始纷纷上门,踏破了门槛,不为买书,就是为了能看苏不群一眼,自那过后书局对外宣布菊香书局没有此人。

而苏不群从来不曾离开过菊香书局,而且还在那边帮了大忙,虽然话是放了出去,不过还有一些闺中女子不甘心,所以悄悄地叫人来买书,实则打探消息,不过没人见过苏不群,在菊香书局他是深居简出那个,当然这只是为了避免麻烦,该出门做事时还是要去的。

苏不群与叶蜚离的这两句引来了不少赞叹,群海藏小人,不过君子却多一些,这两人这两句意境上很清明,不少人说不愧是双魁。

半日冬雪河苍茫

又是一句,这句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再看那人是谁,是个面容清瘦,面棱分明的年轻人,二十岁不到模样,不少人也想知道那人是谁,便纷纷投去目光,那人习惯性地摸了摸脑袋,旁边有人问:“请问公子姓名?”

“在下黄谱胜。”那人笑着回答。

“这名字听着……不错,不过公子这句不俗,都把不少人比下去了。”面对身旁人的赞许,黄谱胜只得说拙了拙了。

别鹤的这边的游学士子闹得欢腾,有人从彼岸那艘楼船过来,叫几个同窗也到那边去瞧瞧,而除了想联句妙语之外,自然有不少人谈论其他的,比如说谈论引殇那船里匆匆一瞥便入了雅间的文庙贤人慕容秋柏,有谈论孙家小姐美貌的,自然有人做白日梦想讨女孩子欢心,自己要是摘得这次大比的魁首之类的。

彼岸那边也是热火朝天,争相口出妙句。

“师姐,我是真没想到这诗词大会这般热闹,他们频出妙句很像是吵架的样子。”在二楼有个女孩拉着身旁的女子说道,那女子并不怎么说话,只是点点头,算是赞同了。师姐有些不爱说话,女孩觉得为什么师姐不会自己闷了自己,她可是受不了的。

师姐好像习惯了,不过千竹峰的好多师姐都怕叶师姐,私底下都喊她叶寒霜,众师姐觉得叶青柠反而与她的气质不同,不过没关系,有师姐在,还是觉得很安全的。

而且今晚很开心,买了好多的草人,还去了太安城的戏地,以前都只听师姐们说山下有好多好玩的好吃的,还说如果宗门里的弟子下山了就不想回来了之类的话,她之前是不信的,如今见过了戏地的杂耍,听了说书,吃了什么炸臭豆腐,烤韭菜等等,她就真的有点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得回宗门了,宗门挺冷清的。

现在又来到了这静楟湖,这处地方是在吃炸臭豆腐的时候,听旁边的几个书生说起的,说是有诗词歌赋大比,她便来了兴趣,在宗门内有座书楼,楼里边有各种藏书,她在其中就有看到过,那些个文雅书生诗词歌赋大比的描写,反正让她向往得不要不要的。

后来她也问过师父,山下那些诗词歌赋大比是不是如书中写的那般精彩,师父皱了皱眉,然后总一种她看不懂的眼神瞥了一眼自己,然后说。

“就是一群书生泼妇骂街而已,有什么精彩的。”

果然,上了船之后,就见到了聚集这里不少的书生,那准备样不比宗门里大比时磨拳擦掌来得差,如今正如火如荼呢,第一场联句的首句已给出:落尽灯花难破局。

前边已经联了很多句,如:

放开酒量任舒怀

等来情愫可成双

望穿风雪盼还家

看尽风月可参禅

……

拂开迷雾不扬尘

又是一场惊呼,转眼望去,竟然只是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年,手中拿着一把折扇,坐在雅间内,正好让人可以看到,不过他坐的只是侧坐,其中还有三人,一人黑色衣衫,一人灰色衣衫,还有一人是褐衣个女子。

“他是燕国的白云飞!”一下子,就有人认出他们的身份,他们都是燕国的皇亲贵胄,这次前来,也是奔着沧澜山的名头来的。

看清世事易成仁

这次是那个叫灰衣的少年,眼神倨傲,嘴角微微勾起,对于所有人的大惊小怪,他并不放在眼里。

之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二楼的所有人都看到了三楼雅间内灰衣少年的轻蔑,魏国不少士子仿佛感知到了某种讯息,有人说这是燕国对魏国的挑衅,是对魏国士子的不屑,其意思在他这句里边更明显。

飞来田象建奇功

不久,雅间内有一个声音传来,只见一个朱袍的胖子坐在椅子上,磕着瓜子,只是他那体形让人有些担忧,若是一会儿站起来的话,那臀下的椅子是不是也得被他带起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朱无量,他之所以能够说出那句“飞来田象建奇功”,都是靠着坐在他身旁的这位读书人,朱无量上船来本是为了找乐子的,可在这里遇见了仇人,那个什么燕国皇子燕长陵的,于是他朱无量定要让这位什么皇子出出丑,听到对方终于出手了。

他本是为了报私仇,不曾想他这一出口,二楼不少人反而热切地看着他。

“朱公子,这燕国皇子这句本没什么,联得也很好,只是可能他流露出了一些轻慢倨傲之态,不少人认为有看轻了我魏国士子嫌疑,所以这才引来不少人对公子的关注。”旁边的书生解释说道。

“原来是为这般,我只是为了报私仇而已,没想到竟成了出头之人,这出头之人我当定了,书生,就靠你了,有赏的。”朱无量那只胖手拍了一下书生的肩头。

这书生名唤陈敬章,原本他只能是在二楼观望,然后胡诌几句的,没想到竟被眼前这位朱公子无理地拉过来,说什么给他当谋士,还不由分说地给了他一代赏钱,沉甸甸的,看着眼前无理的朱公子,他只能从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