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都在稳步发展

“八零锦鲤小甜妻 (.)”!

李洋选好菜,李清玲亲自给两个人煮了,坐在一边看着两个人吃。

“洋洋,你们俩什么时候要个孩子啊?”李清玲笑眯眯的问道。

“不急,明年后年的事,今年还忙呢!”李洋摆手。

赵雷鸣笑了一下,“是啊,姑姑,让洋洋再忙两年吧,怀孕了,她就哪也去不了了,至少一年她不能到处跑了。”

李清玲笑笑,点头,“行,你们小两口商量好就好。”

“姑父今天下午班?”李洋问道。

“嗯,十二点下,我一会就收拾的要回家了,不等他了。”李清玲笑笑。

“那我们俩送姑姑吧!”李洋说道。

“不用不用,姑姑自己骑自行车回就行。”李清玲赶紧摆手。

“没事,我俩送姑姑。姑姑,我觉得你要不就在镇上买一处小院子吧,做生意也方便些。”李洋建议道。

“嗯,你姑父也说要买,就是最近没打听到合适的,前几天伟民来了吃麻辣烫,还跟他说了一下,帮着给打听,有人卖我们就买一处。”李清玲点头。

做了几年生意,她也攒下了万数来块钱,这镇上的小院子如今是四千到八千不等,她还能买的起,她和孙大国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下一处,以后做生意也方便,他上下班也方便。至于村里的院子,先锁着就好了。

最后,李洋和赵雷鸣还是把姑姑送回了家,安顿好姑姑后,他们俩才开车回城里。

他们回到家时,是晚上的十点左右。

李洋又盯着赵雷鸣喝了药,这才洗漱的休息。

第二日,两个人就都去厂子里上班了,只是赵雷鸣的身子毕竟还虚着,身上的伤口也都在恢复期间,他基本到了下午就开始累了,就在办公室里坐着看他们送上来的报表,和业务们商量继续的推广,和开发科研组探讨厂子下一步要生产什么。

最终,他们的目光定在了VCD机和碟片机的研发上面。

开发一个新项目,就得请几个专业方面的人才,赵雷鸣通过别人的介绍,招收到了一个从老的留声机厂退休的老技术员,赵雷鸣让业务员开车带着自己亲自去邀请对方来自己厂子里担任技术顾问。

对方是六十三岁,原本,不想折腾的,但是禁不住赵雷鸣的诚意,对方最终答应了,也说了只参与VCD机的研发和生产,厂子里其他的电器他不管。

赵雷鸣笑了,这是肯定的,他一口答应下来。他都是各个组有各个组的人。

他答应给对方的工资是一个月二百八,这也算是在工程师里,是好工资了。

今年的工资已经是比去年涨了一些了,他厂子里的工程师们也基本差不多是涨到了这个工资。

加上如今聘请回来的这位,他一共养着十个工程师了,还有技师,技工,技术员就更多了,这些基本就是达到一级工级别了,在下面还有更多的二级工和三级工。

也会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赵雷鸣的厂子从三十多人已经发展到如今的一百二十多人了。

厂子里的地方他也基本都让利用起来了。

空调的生产已经基本趋于稳定,市场上也出现了别的品牌的空调,但是,基本没怎么影响到赵雷鸣这边的订单,订货单基本还是在逐步递增中。

这也让赵雷鸣心里稳定了一些,也刚好让他有时间等待研发组研发出新的产品来。

李洋也是在厂子里忙乎着,除了去车间看看工人们做出来的衣服,确定一下工艺要越来越精确后,李洋其他的时间就是在办公室里忙着,画设计图,或者电话询问外面的进度,或者电话联系辅料的厂家补货等等一些事情。

布料方面有王庭供应着,她倒是不用担心。

她和王庭可以说是一个互相成全的关系,如今的红星,再也不是五年前那个小厂子了,经过王庭这几年的努力,加上李洋给的一些织布的建议,王庭研究出了好多配比的新式布料,他在染色方面也很大胆,他们的布还真的与一些厂子的不同,有自己的特色。

基本上,他都是拿着样品亲自出去找顾客,有人确定了要哪种,他接了单子就回来给安排生产。

虽然这样的工作模式辛苦点,但是,胜在灵活,而且省了一批库存。

可以说,整个北方市场,现在几乎所有的布料批发的市场和那些用布料的厂家,手里都有几款红星的布料。

而且,今年开始,王庭计划着在京都纺织大楼的布料专区,也租一块地方,用来卖自家的布料。

一日,王庭和李洋通电话聊天,才知道李洋的江洋服装厂在京都都有了自家的专卖店,他顿时被激励了,觉得自己也该努力一把了。

李洋询问了一下他的运动棉销售情况,王庭说运动棉如今卖的特别好,很多的服装厂都来定了。他之前因为是得过李洋允许的,才开始推这个运动棉的。

李洋呵呵一笑,“看来,仿照我的运动服会出来一大批了。我赶紧得加紧先抢占一批市场了,之后等他们的衣服上市后,我再去行动,就迟了。”

李洋不知道的是,她之前在京都那个文艺联欢的会上演的那个小品,无形中帮着王庭和红星做了一次大广告。后来,很多纺织行业的人背后打听询问李洋的服装厂是从哪家厂子进布料的,也因此,红星的很多客户是这么来的。

不过,这个事,李洋不知道,王庭也不知道,人家也不会说自己是背后打听的。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才挂了电话。

李洋想了一会,来到了墙上挂着的地图前,开始思索下一步进商场的地方。

小赵和贺强是第二日回来的,李洋和霍霆江与他们俩开了个会,开始部署下一步要进的商场和要开专卖店的城市,让他们俩去谈,这边厂子里开始准备衣服。

两个人点头,接了任务,第三天继续出差。

李洋这边则是统计目前的运动服数量,继续补任务单。

十九二十号李洋继续去京都上了课,去商场和专卖店跟了一天,看了一下销售情况,心里就大概有数了,卖的特别畅销的就那么几个款式,李洋回来加大了那几款的生产量。

五月底,李洋又去了一趟缝纫机设备厂,进了三十台缝纫机,回来后,又整理出一个车间来。

把成品库改成了车间,成品库用了办公室一楼西北角的那三间屋子,照如今这个出货量,成品库里,基本攒不住衣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