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收摊,首战告捷

暮色降临。

秀水街也进入夜市时间。

不过,叶小川并不打算继续练摊。

今儿先是一路舟车劳顿,吃过早饭,休息了一个多钟头,三人就马不停蹄赶来秀水街摆摊,为了拉拢顾客一直卖力吆喝,口干舌燥,又是长期站着,现在三人也已经筋疲力尽。

再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也顶不住这番鏖战。

随着叶小川一声“收”,要不是累了一天实在没有多少力气,这一刻三儿非得跳起来不可。

但他们两个的脸上的笑容最为真实,收拾的动作也特别利索。

“这练摊真不容易。”这是麻杆对他们第一天练摊的总结。

叶小川听到只是笑笑,麻杆说的对,但他们仨没有资本,没有靠山,做生意不吃苦怎么能致富。

不是谁生下来就是罗马。

“叶老板,这这么早就收了啊!”

“是的,您忙着,明儿见。”

他们今儿在这儿卖了一天的货,已经闻名了整条街,秀水街的倒爷们都知道他们专卖港式服装。

特别是下午的时间段,这些人没少光临227号摊位看“热闹”。

对此他是热情欢迎大家前来参观,叶小川不怕没人围观,更不怕这点虚名会给他带来麻烦。

因为他现在需要这个虚名。

如今下了海,当了二道贩子,他的人生的脚步不会就停止在秀水街这一亩三分地。

他有未来,他的未来的是星辰大海。

不过,他需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星辰梦。

二道贩子也是分等级,最低等就是如他现在这劳累挣钱,要是再高级一点就是就是中间商了,……

接下来叶小川要做的就是做服装中间商,从中赚差价。

他们找服装货源,转手再卖给京城这帮倒爷,薄利多销,快速发展起来,积累原始资金。

有了资本,才有资格同别人继续角力。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不争就会被别人吃掉。

一步慢,步步慢,作为后世人,这个问题是最不应该出现在他的身上。

牢牢把握时代机遇,搏一个灿烂的明天。

叶小川骑三轮车如老牛一样吃力的驮着三儿和麻杆回家。

经过一家熟食店,听说不要副食本,也不要票,叶小川咬着牙买了三斤猪头肉,又买了半斤卤好的熟牛肉。

现在在吃喝上也就主食送的不开,像副食、蔬菜等已经宽松很多。

但像这家熟食店这么做的,还是少数。

他们不要副食本也不要票,这算是给群众发福利。

副食本的每月都有定额,肉票之类同理,计划经济时代所有东西都要计划着来。

小家庭更是算计着过活,不然,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这也是叶小川现在有钱了,搁之前像这般福利,他都没资格往前围,因为腰里没钱,看了也是白看。

还没有见小院,就听到拉锯的声音,这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老大在做活。

叶小川拎着熟食进了院,“大哥,你这动作也太快了吧!”

上午还没有动静,回来人家已经量好尺寸锯木料、刨花,有条不絮的做着前期准备工作。

小院门后的墙边和靠着叶家厨房的墙边都堆放了不少木料,最为耀眼是几块旧门板。

“这都是厂里的短料,便宜,我就买了一些。”

他本来就在家具厂上班,那里也最不缺木料,像老大今儿买回来的短料那就更多了。

这也就是老大不懂交际,要是换作叶小川也就是两瓶酒几包烟的事,哪里需要花钱。

花钱多俗套。

不过,老大既然愿意花钱买回来,也说明这些木料那是真便宜,不然,他不会出这个血。

他家老大是个持家的好男人。

花钱从来都不利索,这也不能说扣,主要是老大花钱一般都是用在刀刃上。

走到厨房门口,道:“这门板什么料子的?”

一进院就被这门板吸引住了,全身都包了浆看着就不凡。

“哦,那是榉木的,这几扇门可不便宜,花了我五块。”

老大停下拉锯的动作回话,顺道擦了一把汗。

榉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是南方做家具的主要木料。

北方少有分布,主要集中陕省。

榉木和榆木有着“南榉北榆”之称。

这种木料在家具中算是中高档,能用榉木做门,这也不是一般人家。

老大用五块钱买四扇门,他这是捡到漏了。

“你忙着,有需要的你说话。”

“你们忙你们的,这活儿我一个人慢慢干。”

他作为家里的老大,想着自己帮不上弟弟们什么,但也不能拖累弟弟们。

叶小川笑了笑,拎着熟食进了厨房。

从橱柜里掏出碟子盘子盛放买回来的熟食。

这时三儿和麻杆已经把所有的货都拎到小,码放木箱子上。

“大哥,进屋歇一会儿,喝点。”

“你们吃,我趁着天亮再做一会儿。”叶小川喊他吃饭,他有点不好意思,便编了一个理由。

“做活又不急这一会儿,吃饱喝足也不耽误。”叶小川拉着他进了屋。

老大见两大盘子猪头肉,还有一盘子牛肉,还有一盘子火山飘雪,心想这些得多少钱啊?

对了,还有一扎啤酒(十瓶),老二这日子过的也太滋……败家了。

他看了又看没落座,道,“二子,这些要不少钱吧?”

“大哥,今儿咱就吃喝,不谈钱。”

“就是老大,我二哥叫你吃你就吃,又不花你娶媳妇的钱,你怕什么?”

老大脸色不悦,心想三儿你看不上我,我不说什么,但你也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这么寒碜我吧!

叶小川拿着筷子对他头上就是一下,“吃饭也堵不上你的嘴。大哥,你别听三儿胡咧咧,今儿我们第一天开张,挣了俩个子,想着庆祝一下。”

下午还觉得他懂事了,现在再看这小子还是欠揍。

老大本想离开,可听到二子说是他们做生意的开张酒,他忍着气坐了下来。

叶小川见他坐了下来,心里也是猛一松。

他还真怕老大的牛脾气上来了,摔门而出,或者揍三儿一顿。

老大真要是揍三儿,他还真拦不住,另外三儿也不一定能打得过他。

老大干了这么多年的木匠,练就了一身腱子肉,臂力更加惊人。

“三儿,还愣着干什么?给大哥上酒啊!”

这时候出口让三儿给老大道歉,除非把他打死。

缓和或者冰释他们之间的小矛盾,还需要喝几盅之后再说。

三儿放下手中的筷子,先是看了叶小川一眼,四目相对,三儿哼了一声,又望了一眼老大,叹了一口气。

倾斜一下身子,抄起一瓶装啤酒,用筷子粗头利用拱杆原理,嘭的一声,闪电般的速度打开了一瓶。

他们之前喝酒都是文喝,一瓶啤酒倒碗里喝,这样喝不光优雅,还体现出公平公正,谁都不贪杯。

他们没有对瓶吹的习惯,也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这条件。

今儿终于有了条件,怎么也要打一回富裕仗。

老大接了过去,“谢了。”说完就仰头旋了一气。

叶小川看的出老大这是有气没地儿撒,借酒消愁。

而且刚才他的态度绝对有大哥样。

叶小川对三儿使眼色,他无动于衷。

还是麻杆给他开了一瓶就递给他,让他陪老大喝一个。

三儿想想老大对自己也不错,还有自己刚才确实有点过了,说那话确实不应该,便硬着头皮。

“老大,我不懂事,对……不起了。”

这句话三儿无比艰难的说出口,也不等老大回话,仰头就旋,他比老大会喝,一气大半瓶下去了。

“三儿,慢点喝。”

两人的关系算是缓和了。

兄弟几个一边喝酒一边聊闲篇,好不自在。

九点不到傅兰巡逻回来,这是她们小脚侦缉队每天晚上都必须做的任务,除非下雨等恶劣天气。

“妈,您回来了。”

“你们喝你们的,不要管我。”笑呵呵道。

她见哥几个有说有笑的喝酒,便知道他们第一天练摊就挣了钱。

一扭身打开冰箱,从碗里拿出一小块冰,放进了嘴里。

然后笑盈盈的坐在门的右边,拿起床上的蒲扇,也不说话。

自从父亲病逝之后,天一热儿,老娘就有事儿没事儿放块冰含在嘴里。

很少听到她嚼冰。

现在有老娘在一边旁观,他们兄弟说话自然没有之前那么奔放,不如早点结束。

还有就是麻杆今儿回来,现在还没有回家看看呢。

天又黑,他又喝了点酒,叶小川怕他半路有事,便跟三儿骑车送他回家。

刚推车准备要走。

“二子等一下。”老娘傅兰提了一包东西过来,到了跟前把提娄给了叶小川,“这是你们带回来的荔枝,让麻杆带回家一点,给他家里人也尝尝鲜儿。”

荔枝可是好东西,很多京城人也都只是闻其名未见其真容,更不要说吃了。

陈老板送了他们两斤多荔枝,回到京城有将近三分之一坏了不能吃。

给麻杆提的这一提娄少说也得有三分之一。

“婶子,这东西本就不多,您老留给吃吧!”

这东西是人家陈老板看在师傅的面子上送的,也不多,确实不宜再拿。

另外,自己跟着师傅已经吃了不少。

“三儿,让你拿着就拿着,你小子倒是吃饱了,可是叔,还有你哥嫂他们还没有吃过呢。”

叶小川把提娄攘到他手里,不许他拒绝。

“那么大人了要懂得分享。”

这话跟哄小孩子一样,但在这年代分享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社会课题。

他们也懂的分享,但物质条件限制了他们分享的上限。

麻杆只好拿着,出门一趟也没有给家里人买礼物就算了,要是再没捎带点土特产,那他那两位哥哥又该小看自己了。

自己今儿就拿这些荔枝回家,也能显摆一下。

他朝傅兰道了谢,三人出了小院。

傅兰紧随其后,站在六号小院的大门台阶,“路上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社会不安稳,傅兰有点担心他们的安全,毕竟这么晚出去。

遇到小偷小摸的也实属正常。

“妈,您早点休息,我们送麻杆回到家就回了。”

叶小川三人离开,傅兰转过脸就对老大说:“赶紧把你这些家伙什收起来,摆的大门两旁都是,不要耽误院里人的出行问题。”

“诶,我这就收拾。”

等叶小川俩人回到家,老大已经收拾好了小院,不过也好,省得他们再参加体力劳动。

这会儿院子里有空间,他正好把三轮车给骑进来。

如今治安不好,他们创业的初中是什么?

刚侍弄好三轮车,好巧不巧,碰到王大爷出来。

他见叶小川嘿嘿一乐。

“爷们儿,今儿看样子没少挣啊!”

“又是猪头肉,又是卤牛肉的,吃的、喝的好不滋润。”

叶小川偷瞄了王大爷一眼,吃饭的也没有看见他啊!他怎么知道自己几个吃的是什么?

难道说真的是他的鼻子灵。

这事他也不好问。

“哪里挣钱啊!第一天开始不亏本就不错了。”

见院里没人,拉着王大爷说:“您老放心再等几天,您手里那些国|库|券就能变成现金,绝对不会让人你久等。”

“二子,你别误会,大爷可没有追着你要债的意思。咱爷们儿白纸黑字写好是半年还款,大爷在咱们街道这片儿可是最遵守规则的人了。”

王大爷这话说的没毛病,但在守规则这方面不见得啊!

叶小川笑着奉承他几句,然后道:“王大爷,您老忙着。”

明儿生意要是不错,王大爷的钱得先给他,这老头儿神出鬼没的,知道的太多,嘴还不严实。

早点把他的账抹了,叶小川心里也踏实。

“嗯。”王大爷打开铝制手电筒,拉开小院门,左拐三十多米,胡同的南边就有一个公共厕所。

六号小院就他们三家,晚上还是在休息之前是会关上小院门的,这么做也是多一层防备。

叶小川回了屋,见老太太还没有休息。

“妈,晚上少含冰,多吃点荔枝。”叶小川亲手剥了。

“妈不喜欢吃这玩意儿,太甜了。明儿一早儿给你孙大爷和王大爷家都送点,也让他们两家尝尝鲜。”

ps:感谢大家的支持。

希望不要养书,追读很重要。

推荐票月票直通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