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一百七十四 后续+新篇

唐太宗时期

面对着一众眼冒绿光的武将, 李世民:“……朕会买的。”不用这么看着朕。

历代兵书合集,别说武将们,他听了也很心动。

这绝对是无价之宝, 而且还有钱都买不到的无价之宝,也就是后世才会舍得把这么珍贵的书籍随随便便卖出去。

东汉之前没有纸张,竹简笨重不好携带,每逢战乱和朝代更替,兵书多有亡佚;纸张出现后也没有好转, 战乱和朝代更替依旧会导致兵书亡佚。

能流传下来的兵书少之又少,能看得起兵书的自然就更少了。

这样一想,李世民毅然点开小黄车, 然后皱起了眉头。

长孙无忌:“陛下可是遇到了难事?”

李世民:“不满三百用不了券,可是有这套书就不需要前面那些兵书了。”不买它们凑单, 那他用不了券。

而且戚继光那两本兵书已经买过了。

拿什么凑单?

更离谱的是, 就算把这些兵书都加进购物车也凑不到三百, 除非加入之前的传记。

可是传记比重复的兵书还没用, 买了更亏。

李世民纠结了。

众人见状, 纷纷献计。

长孙无忌:“陛下有一张满三百减五十的代金券, 这套书174, 还需要凑126,就是把前面几本兵书都买了也不够, 且也没必要买。”这套兵书都包含那些兵书了, 再买不是纯浪费吗?

“又售空了, 如此也没什么可买来凑单的。再说了这凑单实际上却需要陛下要多花76,才能便宜50,有点不划算。76都能买不少书了,陛下用来凑单亏了啊。”

杜如晦颔首道:“辅机说的对, 臣也是这么想的。”

程知节小声嘀咕道:“早知如此,刚才我们就不自己买个人传记了,让陛下一起买多好。”肯定能凑够。

李世民又想了想,“那朕这回就不用券了,下回再用吧。”

不就一百多余额吗?他很快就能赚回来的。

“今夜,咱们君臣一起挑灯夜读。”

……

太极殿

尉迟敬德惊呼:“哇,这兵书合集就是不一样,好厚!”

李世民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开,熟练地找到目录。

看着目录上罗列的兵书,就算见多识广如李世民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好多兵书,三千多页,怪不得卖这么贵。”

但值了!

李靖也拿了一本翻开,目录上的兵书已经够让人眼红了,看到正文,更是瞳孔一缩。居然全是断好句,有译文的。

自从看了后世的书,尤其是习惯后,他就很嫌弃家里的藏书,无他,没有断句没有译文。

从前书少,看一本少一本,一页可以看上好久,慢慢品读。书多了之后,谁还耐烦这么看书?光是断句就烦得很。

不断句一篇文能读出好几种意思。

还有译文,这可太难得了。藏书能有古代先贤的注就已经好得不得了了,还指望翻译?

李靖爱不释手地翻了几页,然后急匆匆打开余额面板。

三千多页,根本抄不动,而且上面的字还那么小,他就算抄到进棺材也抄不完。

至于印,一样的道理,太多了,陛下不可能全印。

他想要只能等天幕再卖了。

旁边的秦琼看到李靖放下书后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不由问道:“药师这是怎么了?”

李靖:“我…我的积分涨了不少。”

尉迟敬德:“为什么?最近没打仗啊!难道你背着我们去打仗了?”

李靖无语,“就是刚才涨的,之前天幕卖书的时候我还看过。”

“可是刚才也没做什么,怎么会突然涨积分?难道说积分还有别的获取方式?”李世民打开自己余额界面,没涨。

药师涨了,他没涨,为什么?李世民不解。

众人闻言纷纷检查自己的余额,并没有涨。

“奇怪,怎么就只有药师涨了?”尉迟敬德挠了挠头,不解道:“药师你刚才做了什么?”

李靖摇头表示没做什么,“我放下书,打开余额面板发现涨了,之前买书的时候还没有涨。”

房玄龄和杜如晦闻言,拿起李靖之前看的兵书合集。

杜如晦顺着目录往下看,目光停在《唐太宗李卫公问答》和《卫公兵法辑本》上。

卫公指的是李靖。

杜如晦沉吟了一会儿,忽然道:“我知道怎么回事了。”

“就是因为这本《卫公兵法辑本》!”

李靖:“??”

杜如晦笑道:“这书是你所做,天幕卖你的书给你点分成也是合情合理。”

李靖瞬间恍然大悟,同时心里还生出一本残本就有这么多积分,要是他写的兵书都在上面,那岂不是……

李世民把手里的兵书合集翻回目录,果然看到杜如晦说的兵书,“原来如此!”

至于那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虽用的他两的问答,却不是他们亲笔编撰,难怪没有积分。

尉迟敬德等人:这样也行?

尉迟敬德:“陛下,臣也想写兵书,您之前答应过的!”

李世民:“行行行,你找药师,这个他熟。”

……

****

洪武时期

朱棣听到历代兵书合集坐不住了,噌的一下站了起来,仿佛站起来能听得更清楚一样。

“父皇,这本兵书合集是无价之宝啊。”

朱元璋虽然也想要,但看到余额面板后心如止水,想要也买不起。再说了,好像也没必要买,大明后面就一个满清,满清之后就是天幕所处的时代。

《民兵训练手册》他已经有了,戚继光的两本兵书也买了,其他兵书大多皇宫都有藏书,没有藏书的可以去民间找。

也就是说大明之前的兵书他都能找到,除非失传了;大明之后,没有就没有。

朱元璋白了朱棣一眼,“等你做了皇帝再让人给你编一本兵书合集吧。”

朱棣:“父皇,儿臣不是那个意思。”

朱元璋抬手:“行了,这个兵书合集里的兵书大多都是大明有的,说不定大明有的,合集上都没有呢,买它做什么,浪费余额。”

话音刚落,朱元璋就看到脚边凭空多出来一个箱子,他眼睛亮了一下,想立即抱起盒子拆开,见藩王和大臣们都在,克制住了。

“夜深了,散了吧。正好天幕的书也到了,朕看会书,有什么事明日早朝再说。”

朱棣闻言也只能称是。

其他藩王和大臣纷纷告退,受指派买书的大臣把盒子交上去。

全场除了朱棣买了一份,竟无人偷买。

不过也是因为有传记的大臣都死了,比如刘伯温、徐达等人。

他们想偷买,也没有他们的个人传记。

朱棣在朱元璋的注释下,只能把收到的快递盒上交。

待众人离去后,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抱起脚边的盒子回寝殿。

跟着朱元璋的太监总管看了连忙道:“圣上,让奴来拿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朕自己来。”

回到寝殿后,朱元璋熟练地拆开快递盒,把里面的东西一一取出摆在桌上。

看着满满一桌的东西,朱元璋露出了笑容。

不过,朱元璋的笑容很快消失了,“这么大的柿子罐里就装了这么点东西?”

太监总管闻言抬头看了一眼,桌上有朱元璋倒出来的糖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他都是见过的,剩下的两样应该就是天幕所说的花生和瓜子。

想到之前被称为“南瓜子”的黄金瓜种子,那小颗的应是瓜子,土黄色有小指大小的则是花生。

数量确实不多,加在一起也就一把的样子。

不过……太监总管又瞟了柿子罐一眼,这罐子也不大啊!这么小一个罐子,只能装这么点不是很正常?

朱元璋看着桌上的八枚花生,眉头紧皱,这也太少了,比黄金瓜种子少多了,能种活吗?

还好还有老四的一份,两份总能种活吧。

“将种子好好收起来。”朱元璋吩咐完,拿起一颗水果糖去了包装扔进嘴里,然后打量起桌上的几本书。

最气人的还是最后再看吧,先看看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这一看就是一宿。

朱元璋打了个哈欠,“今儿个不上朝了,让他们明天再来。用过早膳后,朕睡一觉,起来再接着看。”

“是。”

两侧伺候的小太监见朱元璋起身后,连忙上前收拾御案上的塑料包装,水果糖的包装纸归在一起,巧克力的归在一边,分门别类收好。

朱元璋看了几天的个人传记,美了好几天,终于有了看的心情。

没过一会儿,宫殿内就传来朱元璋的怒吼。

偏偏他还不能直接念出作者的名字,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叫“杀猪刀”。

他总不能说“杀猪刀,朕要杀了你,朕要诛你九族吧?”

%¥#…%一听就知道是个假名字,藏头露尾的家伙,别让他知道这人的祖先是谁。

朱元璋憋着气往下看,这次坚持的时间更久了一些。

一直到两个时辰后才再次发出怒吼。

“岂有此理!!朕将日本定为不征之国自然有咱的道理,后世怎么能因为日本将来兴风作浪,为非作歹,就怪朕定下的祖训,还将所有的罪责都扣在朕头上。”

还两千年的古代历史,只有明朝的倭寇最为猖獗。

“简直岂有此理!!”

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书也看不下去了,起身在殿内走来走去,骂骂咧咧。

跟在朱元璋身边伺候的人哆嗦着劝道:“圣上息怒,气大伤身。”

却被朱元璋无情地挥斥:“去去去,朕烦着呢,少来这套。”

他定下十五个不征之国本义是为了告诫子孙后代不要仗着中原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引起国家动荡。

元朝穷兵黩武,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最终走向灭亡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他定下这条祖训也是为了大明江山。

而且日本这些小国距离中原遥远,偏居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要来也没什么用。

定下祖训的时候他又不知道日本有那么多银矿,也不知道日本将来那么猖獗。若他知道肯定不会立下这条祖训。

朱元璋忿忿不平。

等等,日本很多银矿,大明正缺钱,要是能把日本打下来,不就能解燃眉之急吗?

“来人啊,传燕王朱棣。”

后代太拉垮,还得当祖宗的为后代扫除障碍。

***

大秦

秦始皇看着几人心虚的模样,开口道:“《李斯传》《萧何传》《韩信传》,你们都买了?”

被点到名的李斯三人齐齐低头,“陛下恕罪。”

秦始皇转头看向公子公主区域,目光落在公子高等人身上,“还有你们几个,别以为朕不知道,把书交出来。”

公子高还想挣扎一下,小声道:“父皇不是已经有兵书合集了吗?”

声音宛若蚊嘤。

秦始皇没听清,“嗯?”

公子高连忙把藏在袖摆下的盒子拿出来:“父皇,儿臣错了。”

秦始皇满意地点了点头:“嗯。”

“你们几个拿着你们的传记随朕来,其余人散了吧。”

宣室殿

秦始皇靠着松软的垫子,悠悠道:“让你们买的呢?”

韩信:“??”不是传记?

“把赠品留下。”这要是流出去再拿回来可就难了,必须掌握在他手里。

想到里又写了他,秦始皇又补了一句,“也留下。”

万一和上回似的,这些书绝不可外传。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望着天幕不动,不像是买了书的样子,霍去病道:“陛下,历代兵书合集,这不买吗?”

刘彻怨念道:“余额不够怎么买?”

“那陛下这是?”

“朕在等天幕消失,好让朕彻底死心。”

……

未央宫

刘彻摆弄着柿子罐,一只柿子罐连他的拳头都装不下,真小。

东西也少。

“让人照着这个柿子罐给朕烧一批瓷器,什么桃子罐、橘子罐,让他们看着烧。”

内侍愣了一下,然后上前跪拜,双手朝上:“诺。”

刘彻挑眉:“干什么?”

内侍道:“陛下不把柿子罐给工匠,他们不知如何烧制。”

“还要柿子罐啊。”刘彻摩挲着手里光滑的柿子罐,“算了,这个事晚点再说。”

“让膳房准备些吃食,朕饿了。”

“诺。”

刘彻把手里已经被掏空的柿子罐放在砚台旁边,拿起今晚买到的书仔细打量。

先看什么好呢?

刘彻手落在封面最花里胡哨的上,“先看看同时拥有去病和辛弃疾是怎样的感受好了。”

--------------------------

【哈喽,亲爱的宝贝们,又见面了,有没有想清清啊?不要嘴硬,我知道你们肯定想了,最近私信都快爆了,都是求推书的。

应大家的要求,清清开播了。

今天给大家推一本非常有趣的。

前段时间美食经营类的很火,比如《我靠美食餐厅暴富》《我凭美食成为xx》《我在异世开餐厅》《靠美食称霸世界》等等,那是出一本爆一本。

这类文主打一个“爽”字,看得时候那叫一个带感。

但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毕竟套路都差不多,看多了就没有惊喜了,所以现在热度已经降下来了。

不过清清还是在这类文里找到了惊喜,就是这本《我在古代开客栈》,虽然都是美食经营类,但这本真的是不一样的烟火。

你见过在古代开现代酒店吗?你见过让古代名人当酒店代言人的吗?

你能想象汉武帝住过都说好,并且留下墨宝赞美?

什么,你们说汉武帝的墨宝不值钱,那李白的墨宝够值钱吧?李白住了这客栈,直接诗兴大发,当场题诗一首。】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嘴角抽了抽,虽然后世的美食确实可口,尤其是之前的火锅底料,让他一度怀疑自己这个皇帝吃的还不如后世平民,但就靠美食称霸世界?

呵呵,做梦呢。

如果让他在美食和皇位中做出选择,那必定是皇位,坐在皇位上富有四海,想吃什么美食就吃什么,没有也能让御厨想办法。这是无上的权力,岂能凭两口吃的就换走。

刘彻不屑道:“朕倒要看看怎么用美食称霸世界。”

如果光靠美食就能称霸世界,那要兵马做什么?他直接让人研究美食不就完事了。

大臣们:……可是天幕没说要介绍这本吧?

再一听,果然不是这本,众人有些无语。

刘彻:“……”开,开客栈??

还没搞懂何为客栈,刘彻就听到酒店,哦原来是酒舍,也对,美食可不就在酒舍里吗。

“什么叫朕的墨宝不值钱?”刘彻大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