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青阳双杰

见那斯望齐到来,原本压着文弱公子的两名狗腿子话也不说拔腿就跑。

斯望齐见那二人逃跑也不去追,一把将侯天明拎起来,然后向着文弱公子走去,赶紧将其扶起,说道:“我说老丁,你打不过别人还不会跑吗?怎么每次我不在你都被人压在下面打!”

被斯望齐说的这位公子丝毫没有感觉难为情:“望齐,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违反自己原则之事,哪怕是丢了我这小命,我也是寸步不让。”

“你管闲事也不一定非要丢了性命,等我回来不就好了,这种烂虾杂鱼,还抵得住我三拳两拳的?”斯望齐说完,摇了摇手上拎着的侯天明继续说道:“猴崽子,你说是不是?”

刚才嚣张跋扈的侯天明现如今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一点精神没有,可能一直在想着刚刚斯望齐说的存了十五天的粑粑,刚刚斯望齐和年轻公子的对话,他是一点没有听进去,被斯望齐这么突然一问,也只能点头应是。

“老丁你等等我,我去找个茅厕,和猴崽子一起方便方便,方便回来再来这里找你啊。”斯望齐朔望就笑呵呵的拎着侯天明朝着茅厕方向而去。

“望齐,望齐,你别惹出人命啊!”年轻公子朝着斯望齐离去方向喊去。

见侯天明几人被斯望齐吓跑,那几位卖艺人紧忙上前,说道:“多谢公子刚刚仗义相助,也害恩公刚刚受了委屈,小老儿的罪过啊!”

“老丈客气了,原本就是举手之劳,在下丁林,乃是这青阳城人,若是那侯天明再去骚扰诸位,老丈可以派人送信到丁府,我与望齐定不会袖手旁观。”原来这年轻公子亦名丁林。

“多谢丁公子,我们并非青阳城人,只因老家闹灾,不得已出来谋生,想必在青阳城也待不了几日。”老丈回复道。

而人群看热闹之人此时见侯天明被王思琪带走,开始纷纷议论起来,除了给丁林,斯望齐拍手叫好之外,也对这卖艺几人指指点点,只因刚刚在侯天明调戏紫衣女子之时,几人竟然视若不见,当真称不上有男儿血性。

老丈在人群之中也听到了议论,脸色越来越难看起来。

而刚刚被侯天明打伤之人,听到议论,挣扎的爬起来,向丁林也是向着众人解释道:“我们一家人自洛城而来,一路艰辛,而那位紫衣姑娘并非我们家人,乃是在青阳城之外遇到一女子,乘我们马车顺路而来,刚刚也是自顾不暇,无暇分神照顾她。”

就在几人说话之际,那位刚刚被调戏的紫衣女子姗姗而来,刚刚他们谈话,此女也听的清楚。

女子走到近前向着丁林与几位卖艺之人施礼谢道:“感谢恩公,刚刚搭救之恩!小女名为周凌,原本许州人士,原本家中父母也是许州有名的商贾,后因与当地官家矛盾,生意影响颇大,故家父携全家家眷仆人从许州迁往晋阳城。”

“本来一路顺利,可就在快到这城之际,却被路上盗贼拦截,我父亲拼命护得我性命,才使我逃过一劫,可怜我那一家三十多口都惨死在那盗贼刀下。”说着边哭泣起来。

丁林听的可怜,伸手在怀中掏出几锭银子出来,交与姑娘手中说道:“事已至此,姑娘还需节哀,城外盗贼作恶多端,终究也会自食其果,这些银子,姑娘收好,做好盘缠,以应路上不急只需。”名为周凌的女子推脱之下将银子收了起来。

“如今姑娘家中遇难,不知有何打算?”丁林问道。

“家中亲人全部遇难,原本小女子也便想着追随父母而去了,幸得李大哥他们相救,之后我便也打消了寻死的念头,爹娘为了我豁出性命,我若如此下去,见了父母,定然让他们埋怨。”

“如今来到青阳城,见城中热闹至极,便有意在城中多留几日,能否找些营生,可是今日刚到,便于到如此事情,我孤苦小女子一人,实在为难啊!”说着周凌有哭起来。

丁林本是十分热心之人,见到这不平之事,顿时激起了他的侠义之心。说道:“周姑娘若是觉得这青阳城事宜居住,大可放心安住,若是侯天明再骚扰姑娘,我便...我与望齐定当饶他不得。”

“多谢丁公子关注,小女子不知何以为报。”说着,周凌便要跪拜丁林。

丁林赶紧将周凌扶起,几人寒暄起来。

过了一会,那位斯望齐笑容满面从远处而来。“十多天没大号,今日真舒服啊。哈哈!”

丁林与斯望齐将周凌之事告之,斯望齐一听之下,也是怒不可遏。“城外的盗贼当真是可恶至极,看来我是要出去会会那群贼寇了。”

交谈了几句,丁林与斯望齐便与几人告辞离开。

这青阳城的丁林乃是城中有名的才子,传闻在其出生之际,这婴儿左右手背上分别便印有丁、林两个字印。

丁家老爷认为此子并非凡人,这名字乃是天仙指引,故不敢违反天命,将此子取名为丁林。

而这斯望齐与丁林同岁,乃是丁林一位远房表哥。

据传,斯望齐母亲突然一日带着身怀之身,从齐国逃难而来,家中突遇大难,自己历尽千辛万苦从齐国逃出,无处依靠只得投靠丁林之父--丁万昌。

不久之后,斯望齐的母亲便剩下斯望齐之后,难产而去。

而斯望齐也只比丁林晚月余左右,丁林母亲便如同照顾自己孩子一般,将这斯望齐一同哺育。

斯望齐的名字也是丁万昌所取,名字也告诫此子,勿忘血仇,勤奋学习,日后报仇雪恨。

两个孩子从小长大,虽然不是亲兄弟,这感情倒是比亲兄弟还要亲近。

随着二人长大,家中亲戚朋友也觉得二人是人中龙凤。

丁林自小便聪明伶俐,早早就考取了功名。而斯望齐读书方面是一窍不通,但是天生神力,几岁儿童时期便可将翻地的耕牛,翻倒在地。丁万昌便为其找来了当地练武的师傅,想让斯望齐弃文从武,将来也能闯出一番天地。

可是请来的师傅,虽然在当地都是名声显赫之人,不过在传授斯望齐过程中,屡屡被孩童时期的斯望齐教训,搞得这些练武师傅都无颜在登丁门了。

而丁万昌也算是开明之人,见此情况,心中明白此子绝非凡人,也便不在请那些凡夫武子来教育斯望齐了。

而早早获取功名的丁林,之后也对读书下一步殿试不敢兴趣了,总是搜寻家中古籍,研究那些修真书籍,立志要学习修真之术,踏上成仙大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