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0 一更

两个鹤立鸡群的汉子扯开横幅。

郦山北路和闽安江的直线距离是6公里, 整个新台区四分之三是低矮的丘陵,地势连绵不断起伏,市民脚下的路是被开凿出来的, 身后的地面比柏油马路高出三米,用石头加固,防止梅雨季节、夏汛来了, 冲垮地面砸伤路人, 阻断道路。

石墙被铁丝网、尼龙网罩住,蔷薇和爬山虎攀爬石墙旺盛生长。

深秋, 它们的根茎枝叶枯、瘪攀着铁丝网和尼龙网, 长约三米的横幅被人高高举起, 身后是荒凉的石墙,这副横幅瞬间吸引住了市民们的目光。

舟山路新世界礼品商店祝淮市第一届城市马拉松赛圆满成功。

这句话被市民深深的记在心里。

伴随(木仓)声响起,五千位参赛选手冲出了起点。

选手刚出现在市民视野里, 市民异常激动为他们呐喊助威,差点冲到跑道上,被维持道路通畅的志愿者给拦住了, 但是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

本来黄益民坐在三轮车车坐垫上,受到市民影响,跳下来像打了鸡血一样给选手加油, 忽然他激动拍林北肩上:“那个穿运动服,背心上写了6的人是市长,市长前面的十三个人是天河长跑队的。”

黄益民的声音被市民的加油助威声盖住, 他凑到林北耳边喊, 喊了好几遍,林北大概听清楚他说什么,他边扯掉盖三轮车的布边寻找6, 很快找到了,市长挺年轻的,应该没有四十岁,通过市长,林北很快锁定了天河长跑队成员,队伍中还有残疾人,林北遽然出声,声音盖过了一十来名壮汉。

闲汉也要尊严,尤其这么多人看着,他们一群人的声音盖不住林北一个人,他们的脸往哪放。

他们立即打起精神嘶吼呐喊。

市委宣传部和报社在郦山北路取够了素材,他们不走郦山北路,走其他路到火车站等手选,尽管走另一条路,他们还是得通过郦山北路路口,当他们骑车横穿郦山北路,下意识撇头看选手跑到哪里了,无意间瞥见红艳艳的横幅,以及一三轮车东西。

宣传部的蒋非脑袋里一下子蹦出三个字:个体户。

刚刚领导们上台演讲,人大|代表、各单位、各厂、各工会和市民派代表站在最前面给领导们使劲鼓掌,这是事先彩排好的。

按照流程他们给代表们镜头,邀请几位代表采访他们。

这些群体含盖广,却唯独少了个体户。

蒋非猛地一下握住刹车手把,把自行车停靠在路口,拿起相机咔咔拍横幅,无意中把嘶吼的闲汉、林北一人拍了进去。

报社的顾小言眼睛闪了闪,喊搭档停车,两人跟在蒋非屁股后面拍个体户。

蒋非原本只打算拍一张照片,到时候写文章,一笔带过就成了,发现报社的两人没打算离开,他俩似乎打算采访个体户。蒋非想到他潦草写一下拍这张照片的感想,报社却刊登了采访内容,这么一对比,显得他轻视个体户,虽然这是事实,但是如果被有心人拿去做文章,用来激化群众和政府的矛盾,领导为了平息群众的不满,让他背处分都是轻的,搞不好辞退他。

长长的队伍跑远了,部分市民跟着他们跑,给他们加油。

蒋非立刻扛着相机跑过去采访个体户。

顾小言在心里骂在机关上班的人心就是脏,假装拍一张照片就走,骗他和搭档离开,他偷摸摸返回采访个体户,到时候党内报刊和淮市晚报的报纸到机关干部和市民手里,党内报刊刊登了个体户的采访,淮市晚报刊登寥寥两句对个体户的评价,可能会引起某个团体注意,屁大点的事,这些团体都要写文章投稿省报,他都猜到标题内容了,肯定是论党内报刊和淮市晚报对个体户的态度,然后省里的团体也凑热闹写文章评价这件事,事情被闹大,淮市晚报公信力下降,领导剥了他的心都有了。

顾小言一边庆幸自己谨慎,一边带着搭档超过蒋非。

“我是淮市晚报的记者顾小言,可以谈谈你们对淮市举办第一届城市马拉松赛的感想吗?”顾小言掏出笔纸,抬眼看站在三轮车前的林北和黄益民。

此刻,林北心脏狂跳,依旧激动:“这么多市民参与比赛,赛道沿线全是自发前来给选手助威的市民,我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我现在的心情,震撼。”

“我们淮市终于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我特别激动。”黄益民是土生土长的淮市市民,他为这座城市自豪,嗓子都喊哑了,可以证明他特别兴奋。

蒋非来迟了,他憋屈的把相机放到桌子上,掏出纸笔唰唰记录两人说的话。

被淮市晚报抢占了先机,蒋非十分不服气。他寻找可挖掘的新闻,被三轮车上的东西吸引,大脑飞快转动,见顾小言朝这个方向看,他抢先一步开口:“我是市委宣传部的蒋非,”迅速拿下一个手提布包,见手提布包上印了店名,问,“这是做什么用的?”

“我们店准备了三万件手提布包庆祝这场比赛。”黄益民补充道,“免费送给市民,还给比赛选手准备了葡萄糖和橘子。”

蒋非、顾小言和他搭档暂时结束了这场采访,他们匆忙赶往火车站。

林北用布把三轮车盖上。

黄益民咧开的嘴没有合拢问:“北哥,现在不送包吗?”

“这里没啥人了,我们暂时不送包,你带上一个人拿大喇叭在赛道沿线宣传我们店下午三点在郦山北路送包给市民。”林北说。

黄益民眼睛一亮,随便喊了一个人,把他拽到一边教他两句,把大喇叭塞到他手里,自己骑车载着他离开,壮汉给自己打气,喊出如蚊虫一样的声音,喊着喊着就习惯了,声音也变大了。

林北让其他人找地方坐,自己靠在三轮车上发呆。

期间,有市民过来问他是不是免费送包,得到林北确定答复,他们还是不信,害怕到时候林北问他们要钱。

林北哭笑不得问:“有人中秋节买过我们店的礼盒吗?”

好多人说有。

“我们送包,一是庆祝这场比赛,一是回馈老客户,三是让没买过我们礼品店礼盒的市民感受我们礼品店就算送免费东西,我们送的东西是不是好东西,我们礼品店是不是认真做生意。”林北拿一个包递给他们,“你们看包的品质,印刷的字体和绣的图案。”

市民们争相摸包,布料比他们穿的衣服好,字体清晰,图案清丽又透着喜庆,而且绣的还好。

有人把包背在肩上,竟有种说不出的时髦感。

“一对枕头套一块五,我这包无论咋和枕头套比,也不比枕头套差哪里,怎么着也得七毛五吧。”林北一脸自信说,说完,他开始肉疼,实际上他开始睁眼说瞎话,“我请了专人设计图画,光买画稿,我就花了一大笔钱。我花了这么多钱,费了这么大的劲做包,完了,还免费送给你们,不就是让你们感受到我们礼品店的诚意,结果你们还不信任我们,哎呦,伤到我了。”

自从省城举办了一次评比画的比赛,那些参赛画家甭管拿不拿奖,他们回来身份都翻了倍,找他们约稿难不说,他们画画还敷衍,有人拿到画,把画闲置了,有人忍不了,让画家退定金,这事闹的挺大的。

他们回头看包上的画,要意境有意境,要美感有美感,礼品店的老板绝对花了大价钱才收到这么完美的画。

这么一想,越看画越喜欢,背大师设计的图案,他们感觉自己身上也有了艺术气息。

市民们怕把老板气坏了,老板不免费送包了,他们笑着说:“我们逗你玩的。”

“我是老实人,不禁逗,你们别拿我开涮了,求求你们,大不了八四年春节礼盒,我给你们整一个惊喜,绝对让你们人人满意。”林北赶紧求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