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赤子蒙尘

马上就要开学,爷俩不得不结束闭关。

虽然梁天枫最终会回归守道宗,但要想达到武道至高境界,红尘练心是必不可少的磨炼。按照晟爷的计划,这个历练的期限是十年。这十年里梁天枫将在世俗界成长,所以泰都大学的学习很有必要。

在世俗中历练是不可以得到宗门援助的,所以泰都大学的学历就变得很重要。

作为武道修炼者,晟爷自然不会让儿子像普通学生那样按部就班地用四年完成学业,所以他找了五个超级牛人做梁天枫的老师。

除了老师,晟爷还关照了校长关培源,希望能让梁天枫迅速完成大学阶段的所有课程,然后让他离开学校去体味人生百态。

如果晟爷相信梁天枫说的来自外星不是假话,他一定会知道梁天枫已经有过四十年的人生阅历,不需要他安排的这些红尘历练。

出关之前晟爷再次大发“老爹神功”。

他开始啰里啰嗦,絮絮叨叨地交代此前此时此后的诸多事项。

“小枫,武道的基础我已经帮你打好,接下来得靠你自己修炼了。你这半年里背的秘籍很多,我给你讲的也很多,足够你参考了。但是你的情况跟其他武者不同,这些你只能参考,你得走自己的路。在修炼方面,你要……,学习上你得……,生活上……,食堂的事……,小燃她们那里……,还有……“wutu.org 螃蟹小说网

用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老爹说了无论巨细杂七杂八管天管地的诸多事项,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临走前他叮嘱梁天枫自已再耐心感悟一天,明天再出关。

爱心爆棚的老爹觉得交代清楚后,就离开了地下基地,为儿子铺路去了。

终于盼得唠叨结束,感动万分也万分忍耐的梁天枫决定化耐力为食欲,将剩余的高品质食材一次消灭,以慰劳自己三个小时的艰辛和两个月的成就。

张弛有道才能做到最好效果,这一点梁天枫深有体会。

当年做学霸的时候,他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别人在拼命背诵或者做题时,他要么在抱本小说悠闲地阅读,要么在操场笨拙地练习三步上篮。

最后考试成绩出来,他还是保持第一。

吃完饭收拾干净,梁天枫倒头就睡。闭关前高强度的两个月学习,紧接着更高强度的两个月修炼后,他也确实需要彻底放松一下。

凌晨三点左右,已经清醒的梁天枫没有起床的打算,懒懒地躺在床上想事情。

晟爷在听到“赤子蒙尘”时眼底隐藏的激动让人纳闷,虽然老爹啥也没说,但来到奭楙星后变得心细如发的梁天枫还是察觉到这个心理波动。这越发引起了他对“赤子”说法的思索和深究。

睡醒后梁天枫脑子里始终浮现着一个问题,让他无心做别的事情。

“祖师说的‘赤子蒙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饱读诗书的梁天枫对赤子之心倒是陌生,他曾经读过的提到赤子之心的文献不少。不过文献中多是从哲学角度探索人类精神的奥秘,跟练武没有任何关联。

很快梁天枫又想到另一个问题:“这个祖师是怎么去地球的呢?难道地球和奭楙星之间有联通的通道?肯定有,不然我怎么来到奭楙星的。但是这通道在哪儿呢?”

梁天枫的心里早就有了野望:让自己变强,练到最高境界,然后找到通道回到地球,回家。

梁天枫现在觉得祖师的话或许就是是找到通道回到地球的线索。

“虽然现在奭楙星的人类并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相信世界之间有可能相互穿跃,但这不代表此事不能实现。不过当务之急是修炼,迅速变强,否则百年后再回去就变得没有意义。”

梁天枫知道那些离自己还很遥远,着急不得,欲速则不达。

他安耐住躁动的思绪,开始考虑赤子的说法与练武的关系。

“从老爹的失态来看,这个赤子之说似乎与修炼有关。这个关联是什么呢?那些文献上是怎么记载的来着?”

梁天枫开始默默回忆曾经读过的所有关于“赤子”的文献。经过此前两个月学习的反复验证,他已经不再诧异自己变态的记忆力。曾经读到的文献在脑海里不断闪现。

《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意思是像保护婴儿那样(治理民众),使得治下民众安定美满。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的意思是说: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婴儿一样,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鹰隼不抓他。婴儿虽然筋骨柔弱,两只拳头却能握紧。婴儿不懂得男女交合,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婴儿整天号哭嗓子却不嘶哑,因为和气醇厚的缘故。

《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意思是说伟大的人如婴儿般心地纯一无伪。

……

大量的文字闪过,梁天枫还是没有找到任何与修炼有关的字句。

终于厌倦这种无意义的查找,梁天枫想到:“还有不少文献,但都是对思想的哲学性总结。总体上说赤子就是婴儿的意思,赤子之心指怀有婴儿般的纯净心灵,不染外物,不懈求真之心,是一种‘天真与崇高的单纯’。”

文献注解没有提供答案,梁天枫开始从网络小说中思索修炼之道,尽管他也知道这有些不大上道。

“所有的修炼小说都提到过练心或者心境一说。赤子之心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心境,坚守本心,不为各种诱惑侵染。难不成祖师的意思是修炼要保持赤子之心不染外物?”

反思中梁天枫也不知道为何会突然想到曾读到的北周皇帝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的故事。

他当时读的是文言文,大致说的是“具官论”,文章的真实性无从考据。

苏绰建议宇文泰用贪官治国,因为其贪,所以有惧,因而忠于皇帝而听话。

苏绰说贪官能得到好处是因为皇帝给的权。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他们就拼命维护皇权,江山就得以巩固。

然后苏绰又给出反贪官和杀贪官两大法宝。意思是皇帝站在舆论的最高点,始终强调反贪,从而得到民众拥护。不时杀一两个巨贪以平民愤,彰显自已明君仁君形象。

故事好坏暂且不论,梁天枫却怎么也想不明白,深究“赤子之心”怎么会跟这个故事联系起来。

“难道我的赤子之心已经蒙尘?”

蓦然警醒,梁天枫决定先自省。

摒却杂念,再次静心,梁天枫让自己的反思尽量回归蒙昧时期所想所念。

从智慧初开,抽丝剥茧地慢慢追寻。

“人最根本的诉求是什么?我最远处的追求又是啥?似乎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开始上学考第一的事情,其他的竟然都记不清楚。十几年的学霸似乎真的让我膨胀了,这算不算赤子蒙尘?”

慢慢抛却作祟的虚荣心,梁天枫觉得自己能成为学霸有三大制胜法宝:总结反思的习惯;凡事预则立的打算;以及笨鸟先飞的心态。

“如果说我当年这种笨鸟多努力的心态还算不错的话,也算不上蒙尘很严重吧。”

梁天枫想起还在幼儿园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了“凡事预则立”的道理。

“到小学的时候,我在学习上就慢慢形成了预先做计划的习惯,一直保持到到现在。”

“在对计划的调整和修改中,我逐渐习惯了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和总结,这个很重要,否则就只是知道了而做不到,很多拼命学却始终处于中游的学生多是如此。老爸怎么说的来着?嗯,是‘四多循环’:多做题,多反思,多总结,多训练。这个我到了高三才真正懂了的呢。”

“不过我初中时已经习惯性地思索每一门课的知识都有啥内容,初中和小学知识有何关系,跟高中又有何关联。日久年深,我毕业前似乎已经能把握每一门学科的脉络,初步建构了知识体系。”

梁天枫现在也想不清楚他是何时开始虚荣地刻意维持自己聪明形象的,或许被别人夸奖多了,开始害怕别人有一天不夸了咋办。

“看来虚伪的恭维和好心的表扬是一种精神毒素,会侵染孩子稚纯的心灵。我好像就是被这些东西给蒙尘了,看不清事物的本质,陷入自以为是的怪圈。”

梁天枫还记得初一那次两小时背一本书的事。

“这实际上是虚荣心作祟。”

“我此前上课时就把每个章节都差不多背过了。考试前被老师和课代表抓时,只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回顾巩固了一下而已。”

“政治考试成绩不好是因为我讨厌这门课,也不喜欢政治老师,还不喜欢这门课的内容和观点,所以不愿意用功学而已。”

“看来这个虚荣心是我蒙的第一种尘,现在应该余毒未清,厨艺表演和足球队的夸张就是蒙尘。第二种尘应该是被金钱和利欲所诱惑,即便出发点是为了父母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在试图改变生活境况的过程中,我丢弃了一直坚持的人生信条。三十年追求的至真至善至美很快沦丧于物欲横流中,不屑于做的事也揪着心做了;不认同的观点昧着心同意了;清高被摔得粉碎。”

“正如北岛诗里面所说,‘深夜饮酒,酒杯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如果不是不知道该怎样去送礼和如何去同流合污,差点就进入苏绰所说的贪官队伍中,成为古代那被宰杀的一员。不过,以我这么拙笨的为人处世,或许根本就不够资格。”

“人生所求无非是心灵的自我满足,或者世俗地叫做幸福。高尚的幸福应该不是为己而自私,而是为整个人类而追寻,探求生的真谛与民族的福祉。”

“或许我前三十年所求是对的,后来似乎钻了牛角尖,误把尘堆作真灵。”

“赤子的意思难道是追寻人体本身的秘密,最本源人体内在力量的开发,就像小说中说的人本源内在就是巨大宝藏,修炼就是一点点开发这个宝藏?那也就是说要剥离开社会属性沾染的世故、虚伪、利益、狡诈等等,纯真本源地修炼,遵循本心即为赤子之心。”

“嗯,有道理,不是傻乎乎地隐居,而是身在尘世不然尘心,应该是这样,这应该就是老爹说的红尘历练的本意,不然躲在深山修炼就好了嘛。哈哈,这有点身在花丛过片叶不沾身的意思呀,哈哈。”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梁天枫感觉自己的心神仿佛被洗过一样,变得清新凝练。

再次运转精神力,慢慢体会,梁天枫觉得精神力竟然变强不少,甚至超过了苦练一个月的效果。

梁天枫兴奋地从床上一跃而起,奔向练武场,准备修炼今天的三遍炼体拳。

“这两天老爹教的东西太多,想做到完全掌握一时半会儿做不到,得一点点练,不能着急,又不是练给谁看的。”

这次闭关中,梁天枫发现练完炼体拳后在以静心桩的姿势来领悟武道效果特别好。

“以后每天体会这些的时候,最好还是自然桩状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