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徐先默默地牵着那头骡子,带着小盛慢慢地离开了。

徐先他们从孟津过了黄河,进入河东的地界。

徐先看着层峦叠嶂的王屋山,心中暗想,这便是河东,你出生的地方么,只是河东很大,你大概也不知道,老家是在河东的什么地方。

*****

河东一带,山贼最多的地方,就是太行八陉。

最南面的轵关陉和太行陉,比较太平。

徐先他们先去了第三陉,白陉。

原本是从北向南走,比较方便,但他们的问题是,没钱了。

没钱就没地方吃饭,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白陉最大的山贼,叫宋明志。

据说宋明志是宋金刚的族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江湖上的人,倒是会给他一些面子。

宋明志的老巢,应该就在老君堂附近。

小盛沿着白陉,牵那条骡子,和一支商队凑到一起,装作去太原探亲。

徐先远远地跟在后面。

山路弯弯曲曲的,两边的杂木颇为茂盛,这段路,一天是走不完的,商队晚上一般会在老君堂,打尖休息一个晚上。

徐先找了棵树,躺在树枝上休息。

天快亮的时候,徐先被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吵醒了。

树下有十几个人,举着两根烧着的干树枝,腰带里插着长短不一的刀,向老君堂走了过去。

徐先远远看到,路的另一边,好像也有一队人,也是举着火把,看来玩的还是前后夹击的把戏。

这支商队的伙计,敢走去草原的路,就没有胆小的,而且商队也雇了押镖的刀客,这时候听到动静,纷纷从地上爬起来,拔出刀。

徐先很清楚,并不是每一次相遇,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像这种荒山野岭的相遇,如果双方都有心理准备,而且还有相应物质准备,一般都会以友好的气氛开始,以轻松的气氛结束。

这样的相遇,徐先见多了。

比如这次,就是这样。

双方根据刀的数量,很快达成一致共识。

事情正向着行情的方向,顺利地发展着。

这时候,徐先看到小盛,对一个年轻模样的镖手,低声说了句什么。

那个镖手低声嘀咕着说,什么狗屁宋王,还不是被突厥人抓回去,给腰斩了。

镖头对年轻人呵斥道,“小郑,胡说什么!”

所以人都看着宋明志。

四五年前,宋金刚的名字,在河东一带,是可以吓唬小孩的,也可以吓唬大人的。

宋明志能在白陉占一个好位置,跟宋金刚的名头,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所以宋金刚的威名,宋明志有义务,有责任,也有利益,去守卫和维护的。

宋明志黑着脸走了过去,对年轻的镖师说,“小郑是吧,一只手就好。”

一只手就好的意思,大家都知道。

小郑后退了两步。

小盛后退了五步。

镖头对宋明志说,“大当家的,小孩子不懂事,这是我们总镖头的小儿子,第一趟出门,什么都不懂,大当家的,何必跟他一般见识。”

宋明志根本不理镖头,他对小郑说,“你自己来,还是我帮你。”

小郑冷笑着,说,“这种事情,当然是我自己来了。”

说完,小郑挥着刀,冲向了宋明志。

就这样,在微亮的清晨中,两边的人马,乒乒乓乓地打了起来。

*****

徐先对自己说,夕阳堂的那些小子,会不会也像这个小郑这么傻,看来有必要回去要多花点时间,教育教育他们。

徐先又对自己说,小盛这小子,深藏不露啊,看来也是一只大狐狸。

不会打架的人,远远都躲到一旁,比如商队的东家,比如小盛。

两边参与打架的多数人,都出工不出力,基本上是凑数的。

为了属于别人的几千铜钱,去赔上属于自己的一条性命,谁也没有那么傻。

就这样,你虚砍一刀,我虚砍一刀,大家越砍越远。

真正在打的,其实也就十来个人。

最后,还是宋明志占了上风,毕竟他是地头蛇,又有所准备。

而且手上的功夫又好,起码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镖头的腿长中了一刀,躺在地上。

小郑胸口中了一刀,不过不深,手上的刀,已经被打落在地上。

小郑脸色苍白,不停后退。

宋明志左手上,也中了一刀。

天已经亮了。

镖头挣扎着站起来,大声说,“宋当家的,你不能杀他,他是我们总镖头的儿子。”

宋明志冷笑着说,“就算他是郑右亭的老子,今天也是非死不可。”

镖头叫道,“小郑,跪下来,求大当家的放你一条性命。”

宋明志说,“迟了。”

小郑嘴还是很硬的,说,“你敢杀我,我爹不会放过你的,我爹是……”

肚子上被捅了一刀,再硬的嘴,也得闭上。

宋明志冷冷地说,“你还剩一刻钟可活了,慢慢享受这一刻钟吧。”

宋明志转过身来,对镖头说,“回去告诉郑右亭,他要是想来给他儿子报仇,老子在这里等他。”

其它打斗的人,都停了下来。

镖头和另外两个镖师,向小郑跑过去,血不停地流了出来,一个镖师解开布包,拿出一瓶创口药,倒在伤口上,又拿出一件衣服,将伤口包扎起来。

宋明志看了一眼自己手下,基本没什么损失。

宋明志提着还在滴血的刀,向商队的东家走了过去。

那个东家是个瘦瘦的中年人,不动声色地看着宋明志。

宋明志说,“本来我想再杀几个人,你是做买卖的,你请的镖队,不会办事,你应该会办事吧。”

东家看着宋明志手中滴血的刀,倒是不怎么怕,他默默地掏出了一小块银子。

宋明志接过银子,在手上掂了一下,眼睛继续看着那东家。

东家咬了咬牙,从一堆布匹中,抽出一个小袋子,再次递给了宋明志。

宋明志收下后,然后挥挥手,带领一群手下走了。

过了一会儿,小郑的身体开始抽搐,又过了一会儿,就断气了。

镖头和东家商量了一下,腾出来一辆车,叫一个镖师,把小郑的尸体拉回去。

其他的人,押着商队继续往前走。

*****

徐先想起郑右亭这个人,好像听老赵说过,身手好像还可以,不过年纪应该很老了,跑来太行山报仇,恐怕有些困难,难怪宋明志的口气敢那么大。

徐先正想爬下树,偷偷地跟着宋明志。

突然徐先不动了。

过了一会儿,山路上来了三个骑马的人,一个背着长布包,一个背着刀,一个背着一张弓,几支箭,腰上还插着一柄短刀。

三个骑马的人,正好遇到往回走的镖师。

他们问了镖师几句话,其中一个还掀开盖在小郑脸上的布,看了一下,然后又仔细看了一下小郑肚子上的伤口。

然后,三人就继续向前走。

到了刚才打斗的地方,两个人下了马,东摸西摸地看了一会儿,然后对骑在马上背长布包的人,摇了摇头。

他们继续慢慢往前走。

徐先想了一下,下了树,朝着宋明志的方向走去。

*****

追踪大队人马的痕迹,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宋明志的人马,在山沟沟里转了三个时辰,又是喝水又吃是炊饼的,总算到了一座简易的营寨。

这个营寨,应该是临时落脚的地方,因为看这个样子,营寨里的屋子四面透风,冬天是没法住人的。

宋明志刚刚扬了大哥的威风,有点得意是应该的,但他还没到忘形的地步。

宋明志在营寨附近,布下两个暗哨,一个明哨。

其他人在营寨里休息,宋明志先进入一座木头房子里,过一会儿,宋明志才从里面走出来。

左手的伤口,路上就包扎好了,看着很长的一道口子,实际上伤口很浅的。

一个喽啰拿了一坛酒,几个人都围了上来,纷纷说着一些马屁话。

宋明志喝了几口酒,把酒坛传了下去,于是一个个喽啰地轮着喝。

*****

徐先坐在营寨里面的一棵树下,看了他们喝酒。

过了很久,宋明志和他的喽啰们,都没看见在营寨里的徐先。

一直到徐先打了一个哈欠,宋明志才一下子跳了起来。

宋明志冷冷地看着徐先,小喽啰们纷纷抄起了家伙。

有一个喽啰向前走了几步,大声说道,“你是何人。”

徐先说,“天也快黑了,我就长话短说了。你杀了郑右亭的儿子,我如果拿着你的人头,去找老郑,估计能值个二百两。当然,我跟你无冤无仇,我只是需要那二百两。至于你的人头,血淋淋的,我不感兴趣。你要是干脆点,二百两不算多,只不过是你半年的进项而已。”

徐先说,“你们这些人,我只需要十个呼吸,就可以全部杀光。宋大当家,等一下我站起来以后,如果没看到二百两银子,摆在我眼前,你就可以开始数你的呼吸,看看我到底有没有吹牛。”

宋明志的冷汗,冒了出来。

宋明志知道有的人,不会乱吹这种牛,因为他们确实可以做到,那么,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能不能做到呢?

宋明志放出去的明哨暗哨,现在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用脚指头想,也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宋明志他们在营寨里,喝了半天的酒,都没注意到这个年轻人,那么这个年轻人,是怎么突然冒出来的,用脚后跟想,也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且,年轻人说的没错,宋明志的纯进项,一年大约四百两到五百两之间,那么这个年轻人人,明显是个行家。

宋明志想了想,转头进了木屋。

徐先对一个喽啰说,“去拿一坛酒来,跟着你们屁股后面,跑了一天山路,口都渴了,快去快去。”

那些小喽啰面面相觑,还是有人,跑到另一间木屋,很快拿了一坛酒过来。

徐先弹开封泥,闻了一下。

徐先叫那个喽啰,把这坛酒喝了。那个小喽啰犹豫了一下,扬起头,然后开始大口地喝。

徐先随便指着一个人,说,“你再去拿一坛。”

徐先闻了闻这一坛,说,“怎么这些酒,都进了老鼠屎,你把它喝了。”

剩下的喽啰跃跃欲试,看能不能借此机会,弄一坛酒喝,徐先却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宋明志从小木屋里出来了,手里拿了一个小袋子。

宋明志犹豫了一下,叫一个喽啰拿了过来。

徐先拍拍屁股站了起来,拿过小袋子。这个袋子里,银子也就五六十两的样子。

徐先打开看了一眼,原来里面还有一小块金子。

徐先两指捏着那块金子,轻轻用力捏了一下。

软的。

软的,就不是黄铜。

而且黄铜会变色,会有铜绿。

不是黄铜,那就只能是金子了。

今年开张没多久,营寨里面,也没那么多银子,宋明志就把这随身携带的金子,放了进去。

三两的金子,加上这些银子,总共大约值二百两银子。

徐先转身就走。

宋明志说,“还不知阁下高姓大名。”

徐先回过身来,说,“一百两?”

宋明志拱了拱手,说,“不送。”

*****

小盛在陵川等徐先。

天快黑了,小盛看到了三个骑马的人,正从路的拐弯处,慢慢走过来。

小盛装做问路找路,牵着骡子,拐进了一座破房子里。

小盛偷偷地看见,那三个人住进了商队的同一间客栈。

小盛就在破房子里,将就过了一个晚上。

到了第二天中午,小盛才看见徐先。

在破房子里,小盛说,“我看见三个骑马的人,跟在后面,应该是找我们的。”

徐先说,“昨天我看见他们了。”

小盛说,“做了他们。”

徐先说,“他们未必是找我们的。过一会儿,你在他们面前露一下脸,晚上你住客栈,明天早上你去壶关,然后在那里等我。我会在离陵川五里到十里之间,找个地方观察一下他们。”

小盛点了点头。

徐先说,“就算是跟着我们,你不会打架,他们不会对你下手的,你放心,他们主要对付我的。”

小盛点了点头。

徐先从包里,拿出一块大约三两银子,让小盛去换点铜钱,再买些干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