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太玄传道

朱云在洛氏兄弟的帮助下,顺利留在了太玄岛上。

虽然未能如愿拜在太玄岛主门下,但朱云对洛岚和洛弘均作礼启谢,记恩在心。

太玄岛上的日子阴晴无缺,也百无聊赖。作为寄居弟子的朱云来说,每日的工作就是洒扫应对,进退周旋各门内师兄弟的生活琐事与人情之间而已。

当然,他时常也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听论道讲经,习字焚香颂文,琴棋书画也并无不可缺。

但更多的时候,作为一名身份特殊的寄居弟子,朱云干的还是他的老本行——锄园扫地、修树养花、寻柴燃火、挑水运浆、下厨烹饪、洗衣晒被。

总之就是太玄岛上凡所用之物,无一不是他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朱云在太玄岛上不觉就已经三年有余了。

这三年来,他虽然未曾习得太玄岛上的一招半式,却把犀甲功修练至九层大成!

呼吸要诀也被他使用得随心所欲,信手拈来,颇有点味同嚼蜡的意思。

甚至于那本有些晦涩难懂的《医理:逆经转脉》,朱云也能够倒背如流了。

因为太玄岛上灵气浓郁,对于修习武道之人内力的修炼很是有增益。

所以当下的朱云,他的武道境界也已经达到了臻化境的大圆满,凡人武道的极限。

这一日,太玄岛主又登坛高坐,唤集诸弟子,开讲大道。

作为身份特殊的寄居弟子,朱云自然也早早地到场了。

他甚至比亲传弟子武昊乾来得还要早些,不是为了别的,单纯就是为了占一个好的位置。

听课嘛,坐得离老师近一点总是收获更大一些的。

没有天花乱坠的词藻,字字句句却都蕴含深意,太玄岛主每次张口发声都似地涌金莲。

太玄岛主妙演儒释道三教教义,精微万法通全。

朱云听得是字字珠玑,句句内心都响振雷霆。

不得不说,太玄岛主修为上虽然才是练气大圆满的境界,在心境和对“道”的理解上,却是有着超凡的认识和理解。

在太玄岛的三年间,朱云依靠着体内的鬼眼灵珠,每日吸纳淬炼灵气,本想着很快能够步入修仙者的行列。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缺少灵根的缘故,被朱云吸纳到体内的天地灵气,只是不断的滋养着他的肉身,并未让他成功踏入修仙者的行列。

朱云的修为在达到武道巅峰,臻化境大圆满之时,就一直停滞不前,时间已经半年有余。

哪怕好心的武昊乾偷偷的给他拓印了一份《太玄引气决》,也只是光能修练其形,不能得其实。

所以,朱云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打算在这一次讲道结束后,离开太玄岛。

他离开得已经够久了,徐家镇的那场风波,是时候做一个了解了。

所以,这次太玄岛主讲课授道,朱云是第一个来的,也是听得最认真的一个人。

甚至比武昊乾这个亲传弟子,还要认真。

太玄岛主看见他听得如痴如醉,便心生恻隐,叫朱云道:

“你这弟子,面生得很,是哪年入门的?”

原来这太玄岛上,只有岛主一人收徒,其余皆是其后背弟子。

有的弟子晋入练气后期,便算出师,不再来这讲坛听道了。

可这眼前之人,虽然感觉体内天地灵气充沛,却连练气期一层的灵力波动都没有,还当真是个奇怪事儿。

朱云道:“弟子武月国,临海城,徐家镇人士。三年前上岛,引渡人是洛岚和洛弘两位师兄。”

听闻朱云说起洛岚和洛弘,太玄岛主才想起了,三年前的那次“谢客宴”上,自己貌似是破例收留了一个没有灵根的凡人,作为太玄岛的寄居弟子。

原来是他呀!

太玄岛主了然于心,微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道:“我且问你,你到岛上多少时节了?”

朱云道:“弟子未曾细算来了多少时节。只记得昊乾师兄回家三次,都是在开春祭祖之时。我与他一同上的岛,想来应该三年有余了。”

太玄岛主点点头,道:“那你既来岛三年了,可从我这学到过些甚么吗?”

朱云有些惭愧道:“我虽然时常聆听岛主教诲,只是有些背气儿,弟子到如今都还没有学会太玄岛上的任何一门功法。”

“弟子……没有灵根!”

哗啦啦,朱云没有灵根的消息似乎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般,瞬间爆炸了。

“小朱师弟竟然没有灵根?”

“这个真是不可思议啊!”

“我观朱师弟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体内明明灵气充沛,怎么会……”

朱云没有灵根这件事情,就连洛岚和洛弘两兄弟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体内明明那么多灵气呢!

太玄岛主见朱云回答诚实,不卑不亢,内心暗自欢喜,当下内心里寻思道:

“遇到这个后辈,我也算没有白来这青玄界一趟!”

太玄岛主闻言,心中虽然欢喜得紧,但这最后一关还是要考他一考的。

太玄岛主心思到这里,便故作怒样,手里不知道从哪里变出一把三尺长的戒尺,指着朱云怒其不争的呵斥道:

“你这小厮,一无灵根,二无仙缘,来岛三年什么也学不会,却还死皮赖脸的待在岛上不走,却是想怎么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