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左邻高家

刘大勇到家,发现筒骨已经煮上了,“谁砍的?”

“姥爷用斧子砍的。”

刘彩霞闻着锅里的香味,继续添柴。

刘大勇看了眼泡发的半盆子大米,笑眯眯的又去河边了。

李冬在房间里喊了声“民子关门”,李位民麻利地跑去关上了院门。

李冬进了厨房,指着那堆放着舌心肝脾腰的盆子道,“彩霞,拿出猪肝和猪腰出来切了炒着吃,守成守业去自留地里拔两棵葱和芹菜。”

说到吃,谁做事都麻利。

等李二姑回来,半盆切好的猪肝等着她炒。

四片中间的白筋还没完全割干净的腰子等着她片。

一看中午一顿就吃这么多,她忍不住问,“不过了?”

“过!”

躲在房间里的李冬,听到院门又插上了,忙跑了出来,“二姑,快炒,炒完还要煮米饭。”

大侄女的话,李二姑很少拒绝,只是,“大宝,这腰子是单独给你吃的。”

“一起吃。”

李冬摆摆手,“这么多东西,天气也热,大家一起敞开肚皮吃。”

李奶奶也赞成,“大宝的腰一点问题也没有,敷了两天药,那青紫也没了,炒了,大家一起吃吧。”

半盆猪肝只配了四棵芹菜,两个猪腰子只配了两根葱。

李二姑抓了一把干辣椒出来,把两个菜都炒得辣辣的,就这也没剩下。

连筒骨汤也没剩下。

李冬只啃了一个扇骨,她实在是吃不下了。

她不知道再这么吃下去的话,她的肥,该怎么减。

李二姑也撑得动不了了。

李爷爷还在吸骨髓,说筒骨的精华就在骨髓上。

歇了会,李二姑带着闺女和丈夫去卤煮剩下的猪下水。

打开调料罐子,李二姑道,“娘,调料该买了。”

李冬道,“这次都用上,要是不够,就多放些葱姜辣,下次我去县城买。”

调料可是属于奢侈品,不需要票,但是要五毛钱一两,普通人家能备上几个八角,就算是有调料的人家了。

听着大侄女的话,李二姑接着道,“盐也要买了。”

“嗯嗯,我记得了。”

李冬盘算着哪天出去合适,院门被敲响,她忙跑回了西偏屋。

李奶奶亲自去开院门,没办法,桌边的爷孙几个,还在和骨髓奋战,还商量着要不要拿斧子劈了筒骨。

门外,是左邻高家奶奶。

高奶奶拎着个篮子,篮子里只有六个鸡蛋,她不好意思地说,“张大姐,我闻到了猪肝的味道,我,我想来换一小块猪肝。”

“看你这话说的。”

李奶奶嗔怪的说,“说什么换?等卤煮好了,我给你送一块过去,晨晨的身体怎样了?”

高奶奶眼睛湿润了,“还那样,坐起来就晕,村医总是叮嘱多吃猪肝补铁。”

“可是晨晨爹也是头一天晚上就去排队,一说买猪肝,售货员就说卖完了。”

“其实都是内部留下去了,你家今天怎么买到了?”

“说来也是巧了。”

李奶奶解释说,“大勇起了个大早,前面都是买肉的。”

“今天宰杀了三头猪,肉一多,猪下水就不稀罕了。”

“我给大勇带的钱不少,大宝又叫他多买,他愣里愣气地买回来两套猪下水。”

“一会,我把猪心也给晨晨送去,别急,这种病就要慢慢补。”

高奶奶抹泪,“好,好,这鸡蛋留下,也没存几个下来,我一会给你拿几个钱。”

“说什么浑话呢。”

李奶奶不接篮子,“别的咱先不说,就说那晚大宝喊杀人了,你家儿子儿媳妇带头冲进来帮忙,就冲这份情,我能收你的东西吗?”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要是敢把篮子放下了,我们两家就绝交。”

高奶奶弯腰放篮子的动作定住。

李奶奶扶直她,“拎回去煮给晨晨吃。”

硬送走了左邻,李奶奶插上院门,进了西偏屋,“大宝,一会那一副猪肝,我给晨晨送点去。”

李冬想了一会,才想起晨晨是谁。

隔壁高家七岁的小孙子,听说一出生,高三婶就没有奶水。

喂米汤吧,可是贫穷的家庭里又没有大米,全靠李家接济点细粮给喂活了……

一开始,以为蜡黄瘦弱是亏到了,家里人口多,就没有不亏的身体。

从大前年开始,晨晨就经常犯晕,村医说是贫血,叫多吃动物内脏,猪肝是最好的。

也不知道高家什么运气,一家子轮换着进城去买猪肝,一买就说没了,十次有九次买不到。

在大宝的记忆里,晨晨好像就在今年没了。

“我忘了,要不然的话,两副猪肝都给晨晨拿去了。”

李奶奶就知道大孙女不是个小气的人,“我对你高奶奶说猪心也给拿去。”

“行。”

李冬颔首,“您看着什么合适就给拿什么,给右边向家也送些过去。”

“给晨晨挖点白面去,面好比较消化。等我去县城了,再给他带点挂面回来。对了,红糖给他拿去了没有?”

“给了。”

李奶奶摸着大孙女的头,“大宝长大了,不护食了,也懂得人情来往了。”

李奶奶的动作配上这话语,让李冬有种她是猫或者狗的赶脚。

……

一大锅的猪下水,卤出来后,只有大半锅。

李奶奶挑出一大块猪肝和一个猪心放在大碗里,“这个给晨晨送去。”

又挑出一段大肠和半个猪肺放在另一只碗中,“这个给向家送去。”

安排好了,她抬起头,“小茹,你送哪边?”

李二姑端起装有猪肺的那只碗,“我去向家。”

她怕看到晨晨,瘦弱的让人想落泪。

……

李奶奶用篮子装了卤味碗和一碗面粉,去了高家。

高奶奶接了篮子,眼泪吧嗒吧嗒的掉。

李奶奶轻拍她的坚持以示安慰,“我去看看晨晨。”

高家西偏屋。

床上躺着的高庆晨,瘦得像骷髅似的,看到李奶奶,蜡黄的小脸露出虚弱的笑容,“李奶奶。”

李奶奶心疼地摸着他枯黄的头发,“怎么又瘦了?”

“没有。”

高庆晨不承认,“一直都这样。”

李奶奶不信,可也不多说,“你大宝姐让我给你挖了碗白面来,叫你奶奶给你弄面糊吃。”

“你胃口弱,别吃难消化的东西,那猪肝,你在嘴里慢慢磨碎了再咽下去。”

“要是没胃口,就别强撑,要是怕放坏了,就叫家人一起吃。”

“你大宝姐说,等两天她去县城,给你带挂面回来。”

“那红糖,你冲点糖水喝,别省着,你身体好了,你家人也少些担心。”

“你省下的那点东西,不值别人一口的,你可明白这个道理?”

高庆晨颔首,“我知道的,我不是省着,是确实吃不下。”

李奶奶暗暗叹气,无论生什么病,一定要有胃口才能挺得过去。

像晨晨这种病,村医就是说缺营养。可是吃不进去,哪里来的营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