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平阳:宁妃出手

“母妃?”

宁妃从李世默肩上抬起头时,双颊皆是泪水,年过四十的母亲双瞳剪水欲哭又止的容色,让人看着心肝儿颤。

“臣妾驾前失仪,请陛下恕罪。臣妾,臣妾……”

说了一半,宁妃哽咽片刻,捂着嘴低声啜泣。

“臣妾就是忧心世默有个三长两短,今夜臣妾听些闲言碎语说敛芳宫又动起了武,世默也在,怕是有生命危险。臣妾一时心焦,这才冲撞了陛下。”

母亲一跪,李世默也跟着跪。

“母妃担忧,皆是儿臣之失。父皇要罚,儿臣愿代母亲受过。”

宁妃一来,突然搅得即将尘埃落定的敛芳宫异象陡生,原本好不容易安静的狭小院落,一时间稀里糊涂又跪了两个人。

皇帝陛下上前,伸手将宁妃扶了起来,开口却向着李世默数落道:

“世默,今夜之事你与朕提前说了声,为何不对你母妃说?”

“儿臣知错了。”李世默立马低头,“儿臣唯恐母亲担忧,想等着诸事皆定的时候再与母亲说,确实是儿臣一意孤行的错,请陛下责罚。”

“你算是个不懂事的。”

皇上数落李世默的时候嘴角也是带笑的,明眼人一看便知陛下毫无责罚之意。

“世默这些时日事情办得不错,也别罚了。朕把奖赏都给你母亲,你看如何?”

李世默规规矩矩埋首。quya.org 熊猫小说网

“儿臣无异议。”

当着还跪伏在地上认罪的李世训的面,皇上冲着宁妃笑得轻柔和缓。

“芷兰,说说看,你想要什么奖赏。”

宁妃低眉顺目,“臣妾不敢。”

“说说看。”

宁妃依旧低眉顺目着。

“那……臣妾,臣妾斗胆向陛下讨个旨……”

皇帝陛下牵着宁妃的手,“没关系,说吧。”

宁妃微微抬眸,扫了一眼还跪在廊下的沈青绾。

“臣妾,臣妾想给宛嫔讨个赦免的旨意。”

皇上微微挑眉看她。

卫茂良那根不愿触碰的神经突然绷紧。

沈青绾说过“我是宁妃娘娘的人”。

宁妃依旧保持着那副谦恭和顺的神情,稍稍一用力,从皇帝陛下手中挣脱开,拎着裙摆,再度跪了下去。

“今夜之事,臣妾确实不知发生了什么,只知有人要害我儿,臣妾便能不顾性命冲出去保护他。”

谁人要害李世默?在场的陛下凉王李世默李世训连同在场的数百神策军,每个人心里皆清清楚楚。

“臣妾是个做母亲的,前朝的事一概不懂。看着宛嫔比小语大不了几岁的年纪,总忍不住当孩子来疼。臣妾想着,国法大于私情,如果她要是犯了什么错,该罚的一个都不能少,只有这样,陛下的威信才能立得住,立得稳。

“可是,如果宛嫔没犯什么大过错,陛下又何必难为一个与自己孩儿一般大的孩子?这些年宛嫔侍奉陛下尽心尽意,臣妾这个做姐姐的都自愧不如。论国法之后,总要讲讲情分。有罪必罚,有过必惩,而对于无过错者宽大为怀,远的不说天下人,就说我们后宫的姐妹,也必将感佩陛下作为夫君的气量。”

宁妃一席话给在场每个人都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沈青绾犯什么错了?

被神策军扎了三箭,冒着重伤的病痛给卫茂良报信,这才有最后卫茂良救陛下于太极殿,救太后于承明宫的结果。如今大伤初愈,又被逼成了李世训引李世默上钩的鱼饵。

细想起来,除了可怜,也就只剩下可怜。

如果真要追究的话,可能唯一的过错在于卫皇后的死。更何况又没有板上钉钉的证据证明卫皇后确为沈青绾所杀,最多有点不清不楚罢了。

退一步说,又何尝不可能是敬王李世训被逼到绝路嫁祸给沈青绾?ぷ99.

试想,李世训早就意欲置卫皇后于死地,而现场有沈青绾与他自己两人,李世训会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弱女子吗?

卫茂良脑中又涌现出另一种可能。

相比他一向满怀敬意的宣王殿下,敬王似乎更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与“沈青绾犯什么错?”相对的,是李世训。

按照皇上一开始的决断,两人同受禁闭,罚得一模一样。如今在卫皇后之死上,两人的嫌疑是一样的。但李世训与沈青绾不一样的是——

就在半个时辰前,李世训可是扬言要杀了他三哥的。

不然宁妃何至于救子心切跑到此处?

皇上反而笑出声,“看来你是对朕的处置不满咯?”

宁妃退了一步,“臣妾不敢。”

“你已经有想法了?”

宁妃再退,“臣妾不敢。”

“罪臣也觉得宁妃娘娘所说有理。”

迎上陛下回头的目光,卫茂良忙抱拳行礼道:

“罪臣本不该妄议圣裁,事关长姐生死,罪臣不得不多言几句,还请陛下恕罪。既然没有证据,便不宜贸然定罪处罚。长姐生性仁慈,虽对陛下的恩情感佩不已,但只怕也不愿陛下为了她担下恶名。”

卫茂良另有一重考虑。现下一大问题在于,沈青绾究竟是不是宁妃娘娘和李世默的人。为了确认这个问题的答案,把沈青绾关在储秀宫,远不及把她放出来来得更快。

毕竟,只有沈青绾是自由的,才能更好暗中观察她的动向。

皇上迟疑地看向李世训。

偏偏是一向话最多的李世训,安安静静地趴在地上,从宁妃入敛芳宫一开始,就没有再说一句话。

“世默,你呢?”

李世默的答话妥帖而不出错。

“后宫中事,儿臣实在一概不知。既然父皇把这个恩宠给了母妃,一切都凭母妃决断。”

皇上目色极力远望,宫墙太深,飞檐太多,火把烧得泛焦的天空,他已经望不到尽头。

“世训,皇后之死还未查清,你先回府好生反省吧。至于宛嫔,”

他回头,看见那个缩成一团的粉色小山包。他知道,小山包下有一张令他无法不忘怀不心尖儿颤的脸。

也是他再也找不回,寻不到的脸。

因为找不回,所以寻到的皆不是曾经。

沈青绾也一样。

皇上轻叹。

“你迁出储秀宫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