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波澜不断 2

诛杀董卓事后,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袁绍、周瑜、韩遂等人,他们固然对他特别留神,然而看起来并没有认出他就是管神算。

那南宫子仪只是中等体型,剑眉星目,看起来品性沉稳,然而一对眼十分精灵,属机智多变的人,无怪乎能成为凭口才雄辩而那时候得令的驰骋家了。

那益州世子刘璋岁数最轻,顶多二十岁许,脸如冠玉,体型适中,举动都极有风度,很易令人心生好感,然而对诸葛亮来说则是截然相反了。慕容香等可说间接死在他手上,若有空,诸葛亮也不会十分容易饶了他。

蔡琰杂在妃嫔和皇室贵妇的行列里,诸葛亮曾和她打过照面,然而她却装作看不到诸葛亮。

在庄重严肃的迁都仪式下,迁都队伍走了几个时辰,才在午后时分来到新的皇城所在地。

这汉帝的新城分内外两重城垣,呈现为一个南北较长的“回”字形,于东南西北各洞辟一门,四角建有碉楼,警戒严密,很有气势。

等所有重要的人物来到正殿里,汉帝已经换上一身崭新的九龙朝服,由曹操宣读告文,才举行迁都典礼终结。

诸葛亮想起汉帝对自己的垂青,不由黯然神伤,流下了英雄的热泪。

等将汉帝送回后殿的时候,伏皇后哭得晕了过去,可是一旦诸葛亮想起她这两晚都和杨修在一起,就感到难以饶恕她。

然而在某一程度上,他却感受到,曹操让她让那个使她变成汉后的男子眼下成了权利的傀儡,她本来理当恨他;然而眼下他又偏偏和曹操派来的杨修欢好,在这种困惑的形势无法排解下,才会有这种失控的举动。

想是那么想,然而他还是不能对伏皇后释然。

那天夜晚返回许昌刘府后,彻夜难眠,次日起来,马上遣人将月英众女接来,他确实是需要有她们在身旁。关羽肯定也同样盼望接得胡姬到此处。

一旦一天他依然坐稳上将军这位置,曹操就不情愿明目张胆地动他了。

大汉为了这迁都举行了七天的庆祝活动,七天后,一切回归常态。

玄德固然未为操控有实权,然而已经是借此次迁都仪式想诸侯宣示了自己乃大汉的皇叔了。

除了诸葛亮和像庞统如此有见地的人外,没有人预觉到就是这个夕日的市井流氓,打破了群雄割据的闷局,最终走上和曹操、孙权分庭抗礼的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天回到东边城门的将军办公府邸,正和关羽、张飞二人研究事务的时候,吴子兰来了。

要知身为将军者,都属军方的高级要员。

然而将军也有多种等级,像诸葛亮这种将军将,只属较低的一级,领兵不可超越五千,然而由于是担当王城安全,故地位较为特别吧了。

最高的一级是上将军,在东汉只有吴子兰有这万人仰慕地位,其他董承、许褚、司马懿等只属大将军的级数。由此可见吴子兰在大汉军方的举足轻重。

关羽、张飞退下后,吴子兰在上首高兴地坐下,捋须笑说:“这一次老朽到此处,诚然是有事研究,然而也为了给孔明助威,好让人人都知有我力撑孔明,从今往后对你听命。”

诸葛亮立刻称谢,表示感激。

吴子兰又正色说:“你知不知道今天早朝的时候,曹操又作出了新的人事布置。”

诸葛亮依然未有条件加入朝政,茫然说:“有何新调动?”

吴子兰忿然说:“曹操竟破格提拔自己一名叫典韦的兵丁,代孝文侯出任羽林军将军一职,我和董承都大力不同意,都被皇后和曹操驳回来。多亏刘皇叔将夏侯雄调守雍原,改以孝文侯和乃弟孝慧侯共负禁尉军将军之责,才没有扰动军心。哼!曹操越来越肆意妄为了,不断起用局外人,视我大汉无人耶!”

诸葛亮心叫阿弥陀佛,看起来吴子兰已将他这真正的“外来人”当作自己人了。

没有了夏侯雄这熟人在宫,确实是有点扼腕叹息。然而玄德这一着,真的是没有主意中的最佳主意,又多提拔了大汉军方的一个人,看起来应是庞统为他想出来的奇招。

至少吴子兰就觉得玄德不再是对皇后和曹操百呼百应。

吴子兰小声说:“我和董承他们研究过了,滴血认亲是仅有的办法,你看!”由怀中掏出一管头尖尾阔的银针,得意地说:“这是特制的家伙,尖锋处开有小孔,一旦刺入血肉里,血液会流到尾部的血囊中,而刺破皮肤的时候,只像给蚊子叮了一口,事后不会流血,假如手脚够快,被刺者甚至不会察觉”。

诸葛亮接过细看,心想这就是古代的抽血器材了,赞了几句后,说:“什么时候采取行动?”

吴子兰说:“依我大汉礼法,迁都后十天,要举行祭天和园游会,以表奋发进取之意。到那时候王室后代,至乎文臣武将,和各地诸侯来使,都会参加,就连还不曾有官职的年轻儿郎,也会加入。”

诸葛亮身为将军,自然晓得这件事情,只没想到是那么隆重,奇说:“那么热闹吗?”

吴子兰说:“肯定哩!人人都争着尽展所长,好得新君赏识,当年我就是给先王在祭天时选拔出来,那时没有人比我有更受益了。”

吴子兰续说:“没有比这更佳的可能了,汉帝那滴血包在我们身上,刘皇叔方面要劳烦你了。孝文和孝慧两个家伙和董承会作人证。嘿!只有孔明一人有勇气去取刘皇叔的血,夏侯雄怎都没那胆子,调走他也好!”

诸葛亮心里面暗暗偷笑,和他研究了细节后,恭送他走。

吴子兰和预想的一样,原本对他不大顺服的下属,马上立场大改,恭敬十分,省去他和关羽等很多工夫。

当天傍晚,伏皇后猛然间下诏命他进宫。

诸葛亮明知不对劲,也唯有厚着脸皮去了。

伏皇后脸色平静,不见有任何特异处,对诸葛亮还是如此柔情似水,关怀备至,先问他当了将军的形势后,浅笑着说:“我向孟德发出忠告,说你诸葛亮乃我伏皇后的人,若有一条头发的损失,我定不会饶了他。唉!人死不能复生,孔明你能不能安心做你的将军,保护玄德,其他事再莫去追究好吗?”

诸葛亮肯定明白她说话背后的含意,暗叹这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打算,曹操哪里是那么容易相处的。

同一时间也明白伏皇后心境上的转变。

假如不是她惬意于现状,一定不会盼望一切照眼下的形势接着下去。

微微一笑说:“皇后的话,微臣哪里敢不听呢?”

伏皇后微微地撒娇说:“莫摆出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好吗!我只有对着你的时候,才会说真心的话。”

诸葛亮无可奈何说:“若我不守尊卑上下之礼,有人会说话的。”

伏皇后不高兴说:“又没有别的人在,理得其他人说什么呢?哪个人胆敢来管哀家的事?”

诸葛亮说:“别忘了宫内还有李贵人,像这样般单独相对,事后若传了出去,怕会变成许昌城的言语。”

伏皇后娇笑说:“你可安心了。刘沐已被封为许昌君,明天就要与秀丽那荡货往许昌封邑去,免去了在宫内碰口撞面的场面。眼下宫内都是我的人,这点伎俩,我还是有的。”

诸葛亮心里面说这怕是恐与杨修的事传出去而施用的伎俩居多,然而当然是不就说破,泰然自若地说:“皇后果然深谋远虑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