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录音

梁羽生作品里一招一式交代得十分细腻,仿佛令人身临其境,其武功也是正与邪泾渭分明,这个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光看其修炼武功的名字便知一二。

而古龙则与梁羽生形成鲜明对比,他笔下的武功重视“无招胜有招”,描写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往往寥寥数笔,便终结一场高手对决,而对于苦心孤诣地为武功招式编纂书卷气的名字,是古龙这样的风流才子所不屑的。

金庸先生则海纳百川,将中华武学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将儒释道三家精髓与天马行空的想象水乳交融。构建出气势恢宏,格局宏大的金庸武学体系。同时着力描写主人公习武的磨砺,突出武学对武者修心养性的作用,使那一本本秘籍都拥有了超出武功本身的震撼人精神的力量。

但是按严谨度来说,金庸是做的最好的,古龙和梁羽生的都有一些相互矛盾的BUG。比如在《白发魔女传》中,飞红巾的年龄应该比练霓裳小20岁左右,但在《七剑下天山》中,练霓裳百岁生日,飞红巾的年龄明显就小了很多。再比如在《大唐游侠传》,唐朝人宇文通竟然使出了“燕青十八滚”,要知道,燕青可是宋朝人。

所以,易昕如果写这些书,就要将这些不合理的地方修改好。

易昕有时就觉得自己不像个未成年人,考虑问题都力求安稳,不激进,稍微缺点儿朝气。

不过,因为他在今天公司会议上的表现,大家还是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易昕。

客房内并没有单独的卫生间,所以晚上要洗衣服,就要到卫生间的外面水池里洗,有两个台盆,就在男女卫生间大门的中间。

晚上洗过澡,齐瑛拿着自己和易昕的衣服,准备去洗,慕妍也拿起自己的衣服跟着。

齐瑛心里还是有些小害羞的,她以前只给自己的家人洗过衣服,还从来没有给易昕洗过呢。

将袋子里的衣服倒出来,里面有两套衣服,还有两件短裤。

看着慕妍看着她,齐瑛的小脸儿红了红,她翻了翻,然后将一条短裤扔到慕妍面前的台盆里,说:“别看了,让你也洗一件。”

“谁看了?洗就洗。”慕妍心里也有些小异样,但还是把这条短裤和自己的衣物放在一起洗了起来。

慕妍洗好衣服,本来想把易昕的衣服挂在自己的房间,可一想,明天早上易昕还要穿着这些衣服训练,就端起衣服往易昕的房间走去,齐瑛跟在后边。

端着盆用一只手推开房门,易昕只穿了一条短裤正坐在书桌前写信,天热,这样能凉快点儿,慕妍看到易昕几乎光着身子,慌的她扭头就走,不想一头撞在了齐瑛的身上,结果她直接就被撞进了房门。

易昕一见门口端着脸盆的慕妍,也觉得自己这样不是很雅观,他赶紧站起来,想找件衣服穿上。

看到易昕挺拔健壮的身体,两女真是进退不得,尤其是慕妍。

易昕走到床前,拿起一条裤子穿上,然后说:“小妍、瑛子,你们进来吧。”

两女才扭捏的进了房间,红着脸找到合适的地方将衣服挂起,然后就逃出了房间。

进了自己的房间,慕妍拍拍自己的胸口,长出了一口气,和齐瑛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

写好信,两女没有直接睡觉,而是躺在齐瑛房间的床上开始聊天。

“小瑛,我怎么都没想到易昕哥现在这么厉害,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感觉已经沧海桑田,他的变化太大了。”慕妍说。

“他呀,我以前就觉得他不是池中之物,现在不过是应验了。”齐瑛说,她对易昕非常了解。

又停顿了一下,齐瑛问道:“小妍,你喜欢易昕吗?”

慕妍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语气幽幽地说:“喜欢,很喜欢。”

“嗯,我算是看出来了,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喜欢他了,易昕让你往东,你绝对不往西。”齐瑛说。

“去你的,易昕哥才不会这样对我呢。”慕妍说。

第二天上午,与易昕分别十几天的任思思、原丹婷等人到了公司,从今天开始,除了要进行声乐培训之外,专辑也要开始录制了。

公司刚成立,录音室只有两个,根据演唱者的水平,杨曦老师排了一个录音计划,当然,她是第一个录的。

杨曦老师录音的时候,包括易昕,大家在室外进行观摩,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她唱的歌曲是《童年》。

是的,易昕把这首歌给杨老师唱,它是易昕第一首为大众所知的歌曲,也是一首在宗国乐坛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一直被认为是易昕最让大众喜欢的代表作之一。

能够看得出,杨老师也有些紧张,毕竟她以前也没有录过音。一天时间,是的,用了一天时间,杨老师的录音才结束。就这样,她还得到了录音师的表扬,说她心理素质好。

这种情况,参加录音的同学们都很紧张,感觉挺难的。

尤其是任思思和顾子玟,她们是独唱,虽然单独录制,演唱的曲子分别是《月满西楼》、《晚霞中的红晴蜓》和《小草》。

根据易昕的安排,专辑一共收录10首歌曲,A面顺序如下:《童年》、《小草》、《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我们都是好孩子》;B面顺序如下:《晚霞中的红蜻蜓》、《月满西楼》、《星星的眼睛》、《青春梦想》、《今年更加要努力》。

除了《童年》、《晚霞中的红蜻蜓》、《月满西楼》是独唱歌曲,《十六岁的雨季》由易昕、甄子琛、孙进武三人合唱;《今年更加要努力》全部参加之外,其他歌曲由女生合唱。

毕竟都是17岁左右的女生,演唱技巧层次不一,出挑儿的能独唱,其他女生合唱倒没有问题。

杨老师开解大家说:“我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录音,紧张是难免的,多录几次就行,别有压力。”

录音师齐天明想了一个办法,他说接下来几天,大家逐一进录音室进行体验,根据效果找出不足,然后再进行专项培训。

等制作人吴华认为谁可以录了,就录,达不到要求的,就继续接受培训。

这倒不失为一个可行性高的办法,于是大家集体采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