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魄力

“小殷来了,坐…”王中雷起身,伸手示意殷贤坐到沙发上,十分客气。

上次见面,自己就说了一句话,过后这位小作家可是嘴突突的说完想说的话,转身就走,毫不含糊啊!

殷贤坐下,王中雷问喝什么。

“咖啡吧。”

让秘书冲杯咖啡,一会儿送进来。

“王总考虑的怎样?”

本来还想客套两句的王中雷,脸僵了下。

“小殷啊,剧本是好剧本,但是题材…”

国内目前并没有同类型的影片,不敢保证票房啊!

殷贤嗤笑,“王总,什么影片种类都有一部是先锋,所谓的大片,也没好到哪里去,你说是吧?”

这话说的十分不客气。

就差指着鼻子说兄弟传媒和好莱坞合作的那部大片了。

当时炒的沸沸扬扬,上映时,看着就是四不像,又没什么内容可言。

票房虽看着挺高,但别忘了,请的都是大牌,本身投资的就高,最后赔个彻底。

王中雷脸黑的不行,确实赔了,人也没签上。

里外都没得到好处。

“《那些年》是高中生,不提倡高中生恋爱。”

殷贤点头“是,是不提倡,但不提倡,就没有那种事情发生了吗?”

“何况,《那些年》也只是高中生互相有好感,约定考一个好大学,这是一个好的方向。”daqu.org 西瓜小说网

殷贤挺直腰板“王总,既然想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就再大胆点儿,往上再迈一步又如何?”

“我敢拿出身家扔给公司,不怕打水漂,你作为公司的董事,不是更应该有魄力的创新吗?”

“当当当”敲门声响。

“进来。”

“殷作家,您的咖啡。”秘书端了杯咖啡进来。

“谢谢。”殷贤点头,接过咖啡,放在茶几上,凉凉再喝。

秘书出去,殷贤没说话,等王中雷思考。

“冯导目前正在筹拍一部影片…”

殷贤挑眉“然后呢?”

拍就拍呗,冯大炮,第五代导演中的一人。

《那些年》的导演,也用不上冯大炮,拍摄的手法也不适合。

王中雷有些心累,和殷贤说话,一直都掌握不了主动权,很强势。

“公司无法全部投资。”

殷贤点头“我也没想着让兄弟传媒全部投资,能投多少说个数,不够的,我自己想办法筹借。”

这个真的不是事情,房子抵押,自己女朋友不同意。

卖歌,不行的话,还有那恶心人的二百万,资金不是问题。

“一百万。”意思意思,不太看好《那些年》,但也不好得罪殷贤。

不是因为其他,是因为他的书粉,怕他乱写书,之前那部《人民的名义》,让众多的人都知道了殷贤这个人。

殷贤端起咖啡喝了口道“王总,既然如此,演员,导演,乃至后期剪辑,我要求全部按照我的要求来,至于宣传和发行则麻烦贵公司,最后给兄弟传媒20%的票房分成。”

“演员…”

王中雷明显想塞人。

殷贤摇头“王总,男一,我为了节省成本,决定亲自上阵,所以选择的饰演同学,也近乎都是我这个年龄的同龄人。”

王中雷的第一想法,就是殷贤要找其大学同学,瞬间感觉这部影片没什么结果了。

殷贤也确实是有这么个想法。

顺利的话,《那些年》会在风声后上映,风声后,自己就有了点儿知名度。

自己独特的书粉,会期待他们心中的沈佳宜。

将咖啡一饮而尽,告别王中雷,离开兄弟传媒。

……

“小殷!”殷贤刚走出兄弟传媒,黄大暗按下车窗玻璃,叫住殷贤。

“大暗哥。”殷贤走过去,叫自己干什么?

“上来,我送你回去。”黄大暗打开车门,邀请殷贤上车。

行吧,免费蹭车。

上车,系上安全带。

“准备拍哪儿部小说?”黄大暗直接问出口。

“《那些年》。”殷贤也没打哑谜,过段时间,《那些年》立项,黄大暗也得知道。

“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要帮助,需要酬劳吗?”很穷的~

“哈哈~”黄大暗听殷贤这么说,就是听出殷贤没和自己太见外,决定交好自己。

“要什么帮助?”

“导演?投资?”

殷贤摇头“这些都好说,导演可以去北电找一个毕业的学长,剧本的脚本我都差不多画出来了。”

“资金还差点儿,但也差不多吧。”

“还差哪儿?”黄大暗没想到问题所在。

剧本有了,导演能找到,资金也没差在哪儿,还有什么吗?

“摄像师这些幕后工作人员啊!最好是一个团队的。”

“导演,我之所以要找北电毕业的师兄,就是因为我画了脚本,在脑海中有构图,知道画面怎么拍好,而北电导演系毕业的学长,和我两人怎么吵也不会伤了情分,我想赚钱,他想出名,又同是北电的,吵不出大事情来。”

“摄像师等团队,基本都是听导演指挥,我想要全剧组都是好的,不生事的,但我没这方面的人脉。”

黄大暗了然,想掌控全剧组,让其在剧组说一不二。

“有信心?”黄大暗看了眼后视镜中的殷贤。

“不敢保证赚多少,但我有书粉,我又和你们一起拍了风声,编剧能力,演戏作品,都会在国庆期间得到印证。”

“这就是一场豪赌,”又摇摇头“不能说一遍,是好几遍!”

“风声后,看成绩,演戏不行,还有编剧。”

“《那些年》也是,即有编剧,又有演戏。”

“成功了,我也就彻底在娱乐圈站稳脚跟,不成功,也就代表我不适合混这一行!”

笑了下,又道“还有兄弟传媒上市的问题,之所以拍《风声》,就是为了取巧,红色题材,建国60周年,大概率兄弟传媒会成功上市。”

“我买了200万股,没成功,我就老实的没事写写小说,反正我肯定饿不死。”

黄大暗沉默了。

殷贤走了好多步棋,自己只看到了其想拍戏的意思,以为殷贤是对拍戏有一种执念。

自己错了。

殷贤说的很明白,想法,布局,都不是自己想过的。

编剧能力,当演员的知名度,更甚至是幕后资本。

全部以小博大。

小说作者成长为编剧。

用编剧的身份,偶然的机会拍上戏。

继续想往上走,自己投资戏,自己拍。

又投资公司。

即使全部失败,殷贤还是有回转的余地,大不了回家继续写小说。

编剧的能力,自己进圈几年了,风声的最终剧本,就是出自殷贤之手,懂得殷贤的能力。

拍戏时的状态,一起拍了几个月的戏,殷贤拍戏时的状态,自己重头看到尾,不能说多好,但绝不输于自己,他当时就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来对待风声。

投资公司,自己只知道他投资了,没想到比自己还多投了20万股,这就是魄力!

ps:打滚撒泼求数据!!!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