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君临天下,诛十族!

“恭迎燕王殿下!”

接着,李景隆身后的将领,也一起单膝跪地,恭迎燕王入城。

很多士卒都懵了,不是要和叛军决战吗?

各位将领这是做什么?

“恭迎皇帝陛下!”

很快,一队队士卒也明白过来了,也当场做出选择,决定反叛。

但也有一部分愣在原地,没有表态。

“卧槽!突如其来的騒,简直闪了我的腰!”

“玛德!这小子演的那么真,朕还以为,他真要以身殉国呢!”

“妈拉个巴子,你这小王八羔子,连最后的体面都不要了!”

李白、李渊、朱元璋顿时瞠目结舌。

“小伙砸,看来朕还是低估了你的无耻啊。”

“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了,三姓家奴吕布都快自叹不如了。”

杨广、曹操、李世民也是顿时无语了。

他们几人虽然早就料到李景隆不可能以身殉国。

但也只是以为李景隆会和燕王交战后,再次跑路而已,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直接投降。

而且,别人都只是喊着恭迎燕王,他李景隆却直接喊‘皇帝陛下’,卖主卖得太彻底、太果断了。

镜头中。

赵承安饰演的燕王,率领着先锋骑兵。daqu.org 西瓜小说网

来到金川门的城门前,朗声道:“皇上年少,被奸臣蛊惑,不顾太祖皇帝遗训,撤去戍边藩王职务,贬为庶人,逼死太祖皇帝亲子,使得边境无人防范北元余孽。

导致北元余孽侵扰边境,使得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奸臣当道,祸乱朝纲,天下动摇不安。

故,孤奉天靖难,清君侧,除奸臣,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今,我大明各地奸佞以被斩除,只剩朝堂中一些小人还未俯首。

尔等若是要和奸臣同流合污,今日孤必当率兵诛之。

尔等若是随孤一同清君侧。

日后除净奸臣,孤定当请求皇上,为尔等论功行赏!”

“清君侧!除奸臣!奉天靖难!”

燕王话音刚落,站在城头的谷王朱橞,就立即响应。

他也是和李景隆一样,镇守金川门的主将。

“清君侧!除奸臣!奉天靖难!”

紧接着,一群早就被李景隆、朱橞说通了的将领,也大呼造反口号。

“入城!”

赵承安骑着战马,率领先锋骑兵,迅速入城。

“杀!斩了反贼!”

入城后,有许多士卒都选择了投降,但也有一小部分,随着一些骨头硬的将领杀向燕军。

“杀!清君侧,除奸臣!奉天靖难!”

身为‘奸臣’的李景隆,立即从被除的对象,变成了靖难一员,率领一队人马,杀向那群不愿投降的明军。

他杀的非常勇猛,简直就像一名靖难已久的老将。

这一幕,看着极为滑稽,使朱元璋、李世民、秦始皇等人极为无语。

这他娘的,是李跑跑打得最凶的一场仗了吧……

“奉天靖难!”

“杀!”

誓死抵抗的将士已经不多,且士气低迷,不到半天时间,就被燕军给镇压了。

在镇压了最后一批守军后,赵承安又派人四处张贴告示。

那是一份檄文,以表明燕王是在清君侧,而不是造反的檄文。

在拿下京师后,燕王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紫禁城。

而是选择在紫禁城外驻扎大军。

因为他是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造反的。

这时候选择不入皇宫,是还不能和朱允炆相见。

他在等待。

等朱允炆禅位,或者等朱允炆自杀。

当然,也不是什么也不做光等着而已。

燕王也派人入宫,去进行游说了。

只是,入宫进行游说的人,还未看见朱允炆,皇宫就突然着火了。

熊熊大火燃烧着,浓烟滚滚,皇宫内四处都响彻着逃命、呼喊、求救声。

“快,救火!”

赵承安饰演的燕王,得知皇宫着火,当即令人去灭火。

当然,主要目的,还是寻找朱允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当大火扑灭后,并未从中找到朱允炆的活人和尸体。

只有一些被大火烧得已经辨认不出身份的尸骸。

对此,燕王只好派人暗中四处寻找朱允炆,同时明面上告示天下,朱允炆已经葬身于火海。

接下来,就是顺势登基,执掌皇权了。

但,在执掌皇权之前,还需要一些人的支持。

这些人,便是朱允炆的臣子,有了这些旧臣支持,名声才会更好听。

这些人当中,有一人燕王格外重视。

这人便是方孝孺。

方孝孺祖上三代从儒,其父是洪武年间山东的知府,还曾担任过一县的县学训导,教出过不少学生。

方孝孺本身也自幼便十分聪慧,还师从宋濂。

宋濂是明初的名儒,是明初文人三大家之一,还被朱元璋誉为大明开国文臣之首,教出过许多知名文人。

而方孝孺又是宋濂的门生中,最厉害的一位,在文人儒士中颇有声名。

方孝孺在入仕前,也已经名满天下,在读书人群体地位很高。

他还是朱元璋指定给朱允炆的重要辅臣。

所以,在燕王率兵入京师之前,姚广孝就提醒过燕王,‘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因此,燕王也极为重视这位方孝孺,想说服对方效忠于自己,想让对方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以安天下读书人之心。

入城第三天中午,拍摄现场——紫禁城奉天殿。

方孝孺入殿后。

赵承安饰演的燕王,也表明了召对方而来,是想让对方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

方孝孺听到这话,顿时破口大骂:“一反贼,还想让我起草即位诏书?简直是痴人说梦!”

赵承安眉头一皱,不悦道:“我只是奉天靖难,何来反贼?”

方孝孺冷笑出声:“你那点伎俩,恐怕也只能骗骗三岁孩童了!”

赵承安沉默片刻,说道:“先生饱读诗书,应该知道周公辅成王吧?

周武王建立大周后,过了两年就病死。

他弟弟姬旦,便辅佐他的幼子成王,代行天子之权七年,对成王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大周的地位。

最后,周公在成王年满二十的时候,也把王权交给了成王。

我原本奉天靖难的想法,便是效仿周公辅成王,等到皇帝成长起来,再把国家交给他,如此才能使我大明江山社稷稳固。”

“呵呵……”

方孝孺再次冷笑,反问道:“你说你想效仿周公辅成王,那我问你,成王他人呢?”

赵承安站起身,走到大殿门口,负手而立:“他已经自焚而亡,这是我没想到的。”

方孝孺逼问道:“既然皇上已崩,那为何你不立皇上的子嗣,再效仿周公辅佐之?为何要自己登基为帝?”

赵承安眉头微皱,解释道:“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既然皇上已崩,那便是天意让我继位。”

方孝孺再次逼问:“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他弟弟已经成年。”

“这是我的家事。”

赵承安不再做解释,而是看向一名侍者,吩咐道:“给他笔墨。”

“还想强逼我不成?”

方孝孺怒极反笑,随即接过笔:“既然你要我写,那我便给你写。”

说完,他便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

“如此毁我,你就不怕诛你九族吗!”

赵承安看见那四个字,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诛九族?哈哈哈哈哈!”

方孝孺忽然大笑,“即便你诛我十族又如何?”

“好!”

赵承安暴怒,转而看向门口侍卫:“叉出去,凌迟,诛十族!”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