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她想学武则天

“殿下之命,臣莫敢不从!”

卢忠一直都自认为朱祁钰的鹰犬。

作为鹰犬,就要有鹰犬的觉悟。

主人让咬谁,卢忠就会张开血盆大口冲上去。

朱祁钰不喊停,卢忠就不会松口。

作为鹰犬,只有听主人的命令,才会有肉吃,而不是自己每天费力的寻找食物

“有人出宫后,你亲自带人前去盯住了。”

“如果出宫之人是南下襄阳的,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朱祁钰虽然没有明说,可是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臣明白!”

卢忠眼里闪过一丝阴狠之色。

要是有人拿着孙太后懿旨去见襄王,卢忠不介意让他曝尸荒野。

只有死人,才不会南下,才不会拿着孙太后的懿旨去见襄王。

……

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陈循的家里面,此刻来了一个客人。

因为陈循不在,所以陈循的儿子陈文,也就出面款待来人。

“陈公于永乐十三年,以进士被授官为翰林修撰,对于朝廷的典章旧例很是熟悉。”

“太宗文皇帝临幸北京城之时,命陈公拿出国家书库的典籍到天子临时驻地,陈公顺利地完成任务,于是太宗将其留作为近臣。”

“洪熙元年,陈公被仁宗皇帝提拔为翰林侍讲。”daqu.org 西瓜小说网

“宣德初年,又被委派去南宫值班,继续留在皇帝的身边当顾问,后来陈公进一步被提拔为侍讲学士。”

“正统元年,兼任御前讲席。”

“正统九年时入文渊阁,典朝廷机密要务。”

郕王府长史仪鸣,在和陈文推杯换盏期间,说起了他父亲陈循的过往。

“家父常说,他本愚钝,得四位帝王青睐,心中颇为惭愧。”

“大明聪慧之士何其多,家父自认为不过是一凡人。”

陈文也是个读书人,他虽然对他父亲感到自豪,可也还是要装出一副谦虚的模样来。

“错矣!”

“陈公得志,靠的是他才学名望而显耀,怎么能说自己愚钝?”

“若是陈公都愚钝,我辈不就是尸餐素位的窃居庙堂之上吗?”

仪鸣不管心里如何看待陈循,他现在只能是大肆吹捧。

“我听闻陈公子也是饱学之士。”

“如此父子皆有真才实学,陈公果然是书香世家!”

仪鸣不但吹捧了陈循,还奉承了他的儿子陈文。

“仪长史,谬赞了!”

虽然嘴上谦虚,可陈文的脸上还是笑开了花。

仪鸣可是朱祁钰的亲信,朱祁钰如今可是大明监国。

能够被仪鸣看中,自然就会得到朱祁钰的赏识。

“按照我大明惯例,三年一次开科取士。”

“上一次科举,还是正统十三年。”

“怕是后年,朝廷就会再一次让全国各地的举子进京。”

“不知道陈老弟,可有胜算把握?”

仪鸣开始用的“陈公子”,现在用了“陈老弟”。

如此明目张胆的拉拢,他是深怕陈文不能明白。

“这个嘛……”

陈文吞吞吐吐了。

“陈老弟何必自谦?”

“我观你之面相,必定能够进士及第!”

仪鸣说的十分肯定。

“要真是应了仪老哥的话,那陈文我感激不尽!”

陈文其实也有一块心病。

他父亲才学为世人称赞,他不想自己是虎父犬子。

“放心,陈老弟你不但会进士及第,还会入闱翰林院!”

“我和殿下,都很看好陈老弟!”

仪鸣今天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陈文,把陈循彻底拉入朱祁钰的小团伙。

而陈文的心结,仪鸣早就已经探听清楚了。

一门父子两进士,那是属于文人的骄傲,是家族可以拿来炫耀的东西。

送金银,俗气!

一个进士的名额,就可以把陈循变成朱祁钰的人。

想知道,历史上的陈循,可是为了他儿子能够通过科举,动用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从陈循家出来,仪鸣又去了王文家。

王文,都察院左都御史,内阁大学士。

好巧不巧,王文也有个儿子是读书人,也已经中了举人,下一步就是参加会试。

更巧合的是,原本历史上王文为了他儿子能够进士及第,也是和陈循一起拉拢当时的考官。

听到仪鸣前来拜访,王文的儿子王伦,也是亲自到大门前迎接。

……

朱祁钰走后,重臣们也随之各忙各去的。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重臣们一个个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重臣们先后离去,文华殿中只剩下王直、胡濙、于谦和陈循四人。

他们这四人,都是执掌一部的尚书,而且还是在六部中排名前四。

一阵沉默过后,王直率先打破了宁静。

“本来太后先立太子,在让郕王监国,这些都是处置得当之处。”

“然而她在召襄阳进京这事上,却是犯了糊涂。”

王直本来不愿意过多参与皇族之事,只不过如今他是避无可避。

要是襄阳进京,必然会掀起一场风波,不利于备战迎接瓦剌南下。

“太后一介深宫妇人,她有何权力干政?”

“难不成,她是想学武曌不成?”

陈循这个人,一向心直口快。

他是故意用了“曌”,这个武则天创造的字。

武则天一心想当皇帝,但是受到一些朝臣的极力反对,阻力很大。

大臣们说从来没有女人当皇帝的先例,武则天想当皇帝是违背天理伦常之事,是阴阳不合,是乾坤颠倒。

更有甚者骂武则天,母鸡啼鸣,家败人亡。

武则天为了给自己当皇帝制造舆论,驳倒那些反对派的言论,就造了这个“曌”字。

“曌”字,除了有日月当空普照天下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层表示阴阳一体的含义。

“曌”字,很符合武则天女人当皇帝的心境,又和她的本名的“照”字同音。

“谨言慎行!”

“你这话要是被人有心人听去,未免不会无中生有,乃是取祸之道!”

和陈循的口不择言不同,王直这个老臣就要成熟稳重很多。

“确实如此。”

“太后不过是为了让她孙儿顺利接掌大明,她可不敢有非分之想。”

胡濙也点了点头,赞同王直的话。

“就算她想做武氏第二,我等又怎么可能让她得偿所愿?”

胡濙很清楚,在大明当女皇,是没有这个土壤的。

“你将太后比作武则天,那当今的天子和郕王,你又把他们当成了什么人?”

胡濙这句话,顿时就把陈循说的哑口无言。

武则天心狠手辣,为了当女皇帝,可是连至亲骨肉都敢杀。

皇权之下无亲情,武则天完美诠释这一句话。

“下官失言,还请王公、胡公莫怪!”

陈循也是知道,自己刚才这话确实说大了。

“下官这话虽然是气话,可也是话糙理不糙。”

想了一会,陈循又才开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