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田千秋

高皇帝的长陵距离长安不远,虽说来回方便,但刘弗陵还是准备在此呆上几天。

首先这里有地方住,因为地处长陵附近,为方便后世之君祭拜,早在萧何主持修陵的时候,就一同规划了离宫。

其次,刘弗陵也想看看这试验的过程,等这批播种任务全部完成后,再返回长安。

四月的天,虽说还不入夏,但已经有了热意,尤其是在郊外,太阳晃眼,稍呆一会儿,额头上就满是汗珠。

刘弗陵站在田埂,抱怨起这衣服,实在是裹得难受,如若穿T恤和短裤,自然比长褂子舒服很多,以后要改,他如是地想。

接下来的几日。

朝廷派来协助的人在长陵东侧,将田地有序划分,这些田里面又将按照传统耕种方式与新的耕种方式同时进行耕种,最后测量产出,进行对比。

领头人自然不能闲着,刘弗陵顶着大太阳亲自下到田地,与赵过二人,一人掌犁辕﹐一人扶犁进行耕地。这个时候没有先进的拖拉机,没有自动的播种机,从犁地,播种,除草,除虫再到收割,一切全要靠人力。

这样平平无奇,田间劳动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再过两日,他便要启程回长安。

这日晚间,看着赵过画的农耕器具图的刘弗陵有了一丝困意,刚想去休息,一侍从轻轻地进来了。

“公子!有一人求见!”

有人要见自己,大晚上有什么人要求见?

“是谁呀?有事明日再议吧!”刘弗陵想拒绝掉。

“这人不是长安一起来的人!”

不是一起的人,那自然是社会人儿,那就更没必要见了,“不是一起的人?那你直接打发走呀!”

“打发过了,不走,是个年长之人,看着可怜,呆了有两个时辰了!”

一个老者,又如此坚持,莫非有什么冤屈要诉,行侠仗义是大丈夫所为,刘弗陵想着便道,“这人什么身份?带过来安全吗?”

“这人虽不是长安一同来,却也是朝廷官吏,高寝郎田千秋!”

田千秋?刘弗陵努力在脑子里想着这个名字,可有限的历史知识里,实在是想不起来是谁了。先不管他什么田千秋还是田千冬!

“这高寝郎是什么官职?

“回公子,就是侍奉高皇帝陵寝的郎官!”

高祖陵墓的看门大爷?他来见自己是何意?高祖给他托梦了?那可是自己当时骗天子的把戏。

出于好奇,刘弗陵还是答应见上一见。

不一会儿,侍从就领着田千秋进来了,这人个头很高,瘦瘦的,头发有些白了,看上去没有六十,也五十好几了,都这般年纪,再干上一两年,就要光荣退休了,还来找自己是何为?想升官?

等走进一些,刘弗陵看这人模样确实如刚才侍从形容的老实之相。

“拜见公子!小人高寝郎田千秋!”老人直接跪了下来。

“起来吧,给他备座!”刘弗陵吩咐到。

“田公为何会来找我?”

田千秋轻轻地坐下,很是谨慎,带着一丝唯唯诺诺的微笑道,“听闻公子虽年幼,但异常聪慧,朝廷出征匈奴,公子出谋筹钱,现如今又在此尝试农耕,陛下有如此皇嗣,实属大汉之幸!所以我特别想来拜见一下。”

这老家伙大晚上来找自己,就为见一面,拍一个马屁?那不能够吧!

“老夫子就为此事而来?”

田千秋尴尬地笑了笑,“其实,其实,我是为另外的事。”

说完,他眼神里满是期许地看着刘弗陵。

果然是有事,刘弗陵端起桌上的茶盏,准备饮一口,趁机避开老头的眼神,“这有事,可能就不好办了!”。

“这事不难,我有一份帛书,请公子代为转给陛下就行!公子深得陛下喜爱,见之容易,肯定可以帮上老身。”

这事还要惊动天子,刘弗陵越来越觉得老头说得不靠谱。

“什么事情要奏呈陛下啊?”

“为卫太子伸冤!”

“噗”,刘弗陵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

给卫太子伸冤?没听错吧!太子如果有冤屈,那就是天子当初的行为算什么,让天子认错吗?怎么可能呢,朝廷之中,无人敢提这事。当时为太子求情的人都被处死了,你现在还要给他伸冤?

可别害我了。

“我当你没来过。东西也带走吧!这事办不了!”刘弗陵说着就要招呼外面的侍从把老家伙请走。

“公子请听我说完!”田千秋带着一丝祈求又给跪下了。

这一来,刘弗陵又有了一丝不忍,见屋里也无旁人,道,“公这份上奏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可想过吗?”。

“我既然要上奏,自然想过后果,故太子有恩于我们田家!他含冤而死,我就要为他伸冤!”

好一个知恩图报的看门大爷,刘弗陵点了点头,“那你为何要找我去送呢?”

“我一直有递奏折,但因为里面的内容,一直无人敢接,更无法呈与陛下!”

那你就想着给我出难题!

“现在这样的情形,这份奏折还不能交与陛下!”

“我听闻陛下前些日子,特意为故太子举办了一个祭祀典礼,在外的诸侯王都回了长安,这还不足以表明,陛下是怀念太子的!只是没有人去说破!”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刘弗陵,当日在祭典时,天子还特别褒奖了故太子,说了不少他曾经的事情,更坦言,其他皇子有太子一半也心满意足了。

卫太子是刘彻培养了30多年的太子,注入了太多的心血,当年卫子夫生下刘据,刘彻视若珍宝,祭天地,赦天下。可如今,一场巫蛊之祸,送走了他心爱的太子,相持多年的皇后,还有皇孙...

可是,怎么去说呢?

“你的奏折拿我看看!”

田千秋见刘弗陵愿意看,连忙递了上去。

翻开这奏折,刘弗陵越看越觉得不妥,从太子如何被江充诬陷到起兵,通篇一个意思,刘据是冤枉的,陛下错怪了太子!

这么写,天子的脸面往哪里搁?

“公可不能这么写啊!这么写适得其反!即便你都对,也只会激怒陛下!”

“这...”

“我准备改上一改,公看看是否可行!”刘弗陵如是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