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国家分配制度,物价!【第4更】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很快,个税方案起草完毕。

个税起征点5000元,年收入超过六万、不到十万的,3%。

十万到二十万为7%,以此类推,共分七级。

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其次是个体户与公司的税法。

对于经商方面,陈阳制定的比较狠,完全就是按照发达国家标准去的。

他的核心理念是赚得多交的多,有点劫富济贫的意思。

前期分配制度将会在后期产生深远影响,此举主要是尽量抹平贫富差距。

而这种分配制度,前期如果不去执行,后期想要改动几乎不可能。

所以尽管陈阳明白,高税率会带来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外资不敢来,一些公司的组装环节、制造环节,不考虑炎国。

但这些压根不在陈阳的考虑范围。

任何公司企业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一定会优先考虑将制造端转移到人工成本低的国家。

哪怕税率比本国要高一些,但人工端的低成本足以抹平差距,甚至还有的赚。

但陈阳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引进外资的制造环节,或者说你可以来,但能不能接受高昂人工成本是你的事。

低廉的人工只会拉大贫富差距,引发社会矛盾。

在他的建国蓝图中,真正的第一产业不是制造业,也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自主创新。

前期家具厂也好,农业渔业也好,只是为了拉动人口。

家具厂建成之后,他完全可以引进外资来接手,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以炎国的名义开办家具厂。

属于炎国自己的家具厂,虽然同样是制造业,但他可以给员工更多福利,提供更高的待遇。

随着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让普通工人也能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

并不是说发达国家就没有低端制造业,当然有,只是利润不如在国外建厂多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羡慕发达国家的蓝领。

同样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但发达国家蓝领的生活就是更有尊严。

他们有双休,有足够多的国家假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有足以养活家庭以及稳定的收入,公司不敢随意开除他们。

同样的工作,但他们就是过的更好。

陈阳对炎城家具厂的规划,就是如此。

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普通制造业,没有这种密集型的产业,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人,意味着社会将出问题。

但普通制造业的工人能否过的舒服,主要看国家的分配制度。

所以,高税收带来的这方面负面影响,在陈阳这儿根本不是问题。

相反,有了高税收,国家才能正常运转,才能将其投入到社会福利中。

税法一点点的完善着,时间也是快速流过。

将税法大致框架定好,陈阳买了几十个机器人,剩下的就交给他们。

招商暂时不急,等税法确定之后,招商可以同步进行。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物价了。

一般而言,高收入高物价,高收入低物价,低收入低物价,低收入高物价……

但这只能作为大致参考,具体物价得分品类,看进出口,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看生产力。

炎国目前只有一个城市,但种子化肥技术称一句世界第一也不为过,并且正在向着机械化农业生产前进,农业产量足以满足这座城市日常需求。

在效率高,成本低的基础上,基础食物物价也就不会太高。

畜牧业也是如此,种畜的培育,饲养包括屠宰生产加工全流程高度自动化,成本经过稀释,价格同样能压下来。

不谈以后,只说现在,农产方面的物价基本可以做到比龙国更低。

陈阳忽然有点后悔,一直想着吸引人前来,直到考虑物价时才发现发展农业的好处。

陈阳觉得自己考虑的已经足够全面,但很多细节方面还是考虑不到位,有些问题甚至是碰见了才反应过来。

还好就一座城市,有足够的容错率。

除了农产品外,便是渔业。

靠海吃海,海鲜产量足够供应。

很多沿海城市的海鲜就是便宜,没办法,产量多到供大于求,加上省去运费,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而一些轻工业产品的价格也能压下来,这种东西没有垄断性,谁出价低就采购谁的,即使在承担运费和人工之后,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至于科技电子产品,那就更简单了,免关税,降低增值税,不指望靠这赚钱,赚个小头就行。

如果真向外人猜测那样,陈阳背后有个财团。

那财团在看见陈阳制定的这些物价,分分钟撂挑子走人。

特么的这点利润,搁这做慈善呢?

这也没办法,既然注重长远发展,短期利益空间必然不大。

能做到不亏本还有的赚已经很不错了,还奢求什么自行车啊。

基础物价大致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房价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