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冬天烤火

大人们常说小孩子不觉得冷其实也不很确切,冬天最让他们感到冷的时候是上早学。由于村子距离学校所在地很有一段路要走。一大早起了床走出屋子,冷气立刻围裹住全身,单薄的衣服一时间真难对付寒气的侵袭。一个村子里的孩子,不管谁一旦走出自家屋子,便扯着嗓子不停地在村子里东西南北叫喊,把所有要上早学的孩子都喊起来。一旦人员聚齐,大家便绣成一团,唧唧喳喳地走出村子,往东边学校所在的地方走去。

队里的稻场就在村子的北方边上,是他们上学的必经之路。冬天天亮得晚,他们上学的时候也是早上五点多种,大人们都酣睡在家里,队里的干部也没有谁起那么早。只有村子北边牛屋里的掌鞭们早早起来在喂牛,他们距离稻场远,大都是一边喂牛,一边几个人簇拥在一起烤着火说着闲话,没有谁出来看我这些上学的孩子们到底会干点啥。大家互相约定,轮流从家里偷偷带上火柴,一走到稻场里,便直奔队里的柴垛,飞快地一人拽上一掐子柴火,说笑着往学校西边他们叫东河的地方奔去。来到一处背风的深沟处,大家放下柴火,掏出火柴,轻轻点着。

等到火苗窜出来后,再不不停地加柴。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圆圈,面对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时而伸出双手不停地翻动手背手掌,时而轮换着伸出左右脚靠近大火,烤火过程中,所有人也一直不停地嚷嚷着,逗笑着,舒适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温暖。等到明火渐渐变成暗火的时候,他们便用脚轻轻将暗火踩瓷实,以便放学后返回的时候还能再来取暖。也常常在这时候,学校里起床的钟声正好响起,大家一哄而散,飞奔着往学校里赶。到了学校,只要集合钟声一响起,利用站队的空隙,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低声而骄傲地叙说着自己半路上烤火的事情。那时候,上学路上烤火几乎成了所有学生的惯常行为。

学校里的老师们也知道,学校不少本大队的民办老师晚上都住在家里。村子里有老师的学生,尽管都是背着老师偷偷偷柴烤火的,可哪有不透风的墙?其实他们的行为老师全都知道,却从来都没有被揭发出来,似乎老师们也一直默许着大家的违纪行为。生产队里的干部也都不是瞎子,他们每天早上从稻场里偷走的柴火,很少没有不在沿路拉下的,只要不是太不像话,他们也权当没事人一样,听任他们一直这样做下去。

天气渐渐晚了,天也慢慢凉了,搬起板凳、马扎回家,等待他们的是那温暖的火炕,那是冬天里的一点寄托、一点念想,俗话说的好,老婆孩子热炕头嘛,这一冬天就指着这火炕了。以前农村买床的少,因为穷,因为床太冷,大多都是火炕。火炕取材主要是土,比木头便宜啊,还能取暖,经济实惠。一般挨着墙根,盘好的炕能占半间屋,留个小门,用于往里面放柴火、搁闹(碎的棉花叶之类)等燃料,有的人家,火炕和大灶是连着的,大锅上放着木头锅盖,这样做饭时燃料也不浪费,一做饭,炕就暖和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