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争论

本就唉声叹气一副自责向的贾诩低下了头。

“赶走大唐后进入突厥,你一共参与了127场大小战斗,除去突厥直接举手投降的9场还有靠阿史那塞西的面子解散的虎师外,其他的无一留有俘虏!”

“你杀疯了!”

“这有什么不对的嘛?突厥人为祸于我们,我们还不能打回去了?谁还不是个活生生的人了?”

宋方松了一口气,还以为自己出了什么事呢。

如果是这事那就无所谓了。

尤其是这一世神神叨叨的贾诩估计又要念叨什么报应、杀俘不祥了,但自己又不是真的是这个世界的人,因果也轮不到自己……

这和战前的祭祀根本就是两码事。

“这种做法说起来或者做起来确实是让人热血沸腾外,但思想里多少有点理想主义。”

没说什么话的定彦平走上前来按住了宋方。

“而且,你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哪怕在唐营点了火药都是避着人的,面对突厥这么凶狠我们一时也分不清是歧视还是杀戮在作祟。”

“不过是哪个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果这件事是任何一员将领所作,那确实无可厚非。可你,不行。”

“其实也不怪你,要怪就怪李世民也出生在这个时代。”

“他对异族蛮夷一向采取怀柔的政策,南方北方都是如此天下皆知,就差说一句‘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了。”

“李世民哪怕只是装作这样,可相比你实打实暴露出来的凶性,天下还有哪个小国敢附庸于我们?”

“此消彼长,李唐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届时他鼓动一些小国来骚扰我们,我们是打还是不打?”

贾诩的这番话确实让宋方有些思考,但多少有些问题。

比如隋炀帝,暴躁、凶残的代名词,但偏偏他也是“万国来朝”这个词的主人。

都在说隋炀帝在“万国朝会上”耗费民脂民膏,甚至百姓穿不起衣服而他却给树木裹上丝绸也要在外臣面前做足面子,但都忘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得有万国来朝见他。

而隋炀帝……

宋方将这个想法原原本本告诉了两个老头,肉眼可见他们的怒火腾一下窜了起来。

尤其是贾诩,伸手就揪起了宋方的耳朵。

“你还想要当隋炀帝那样的人?那些国家是没得选!”

“相比西方南方的大秦、大食、波斯那种更暴力的对外扩张手段,隋炀帝的暴躁只是对自己的国家!”

“反正隋炀帝的暴力影响不到他们,反而能给足了隋炀帝面子,他们自己也能拉涨虎皮做大旗保得平安何乐而不为?”

“但是现在有了不同的选择,一个是起码看着贤明公平的君主,一个是瑕疵必报下手凶狠的统治,你要是个寻找的主子的小国的皇帝你会选谁?”

“窥一斑而知全豹,能当上皇帝的哪个不是精明鬼!”

疼痛难忍的宋方也不敢使劲挣扎,万一再伤到了贾诩自己可能要被贾奶奶吊起来打……

他大概能猜到为什么这两个人要让自己禁武了,估计是方便他们对外包装自己。

能接纳敌人的女幼是下乘;能接纳敌人的子民是中乘;而能不计前嫌接纳敌人的士兵才是上乘。

不过自己貌似已经不可能达到上乘了,好在还有白起将军给自己垫背……

似乎是猜到宋方要拿白起做例子让自己避开贾诩的毒手,定彦平这员老将科普了起来。

“想白起将军给你垫背?想着他坑杀的比你更多?得了,人家这会一个俘虏也没杀,是带俘虏最多的!”

“想知道为什么不?那首先你要知道白起当初为什么要坑杀四十万赵军。”

“其一是震慑四海,而且把大量俘虏带回去只会浪费粮草加剧战争的亏损,这场仗就白打了。”

宋方如是回答。

听了宋方的话,定彦平点了点头。

“嗯,说的对,但不完全对,此外还有三个原因!”

“在当时而言,如果这四十万人带不走却回归赵国,那对秦国就是莫大的打击,毕竟那时候总人口才多少,四十万人干什么不行?”

“其二是那一仗不可能彻底覆灭赵国,秦军只是击溃了防线而已,赵国仍有反抗的可能,如果秦国真的准备要灭了赵国,他作为大将就要消灭一切可能出现的转机。”

“最重要的原因是按照当时的律法,白起不杀他们他自己就要被降罪。”

“长平之战赵军阵亡四十五万,而秦军死伤二十万余。但你将坑杀的四十万除去后你会发现这就是一场惨胜,赵军实际只有五万人死亡!哪怕能攻破赵军的防御大胜而归证明了白起的能力,可秦军起码在人数上是亏损的,这是当时所不能容忍的。”

“正是这些原因叠加起来他才会毫不犹豫地动手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反之失去了任何一个原因,这些人应该很快就会变成秦国的子民,白起杀了才会有罪。”

接过了定彦平的话头,贾诩果真开始了神神叨叨的因果报应论。

实打实的“封建迷信”。

“坑杀四十万人的壮举白起将军不会再做了,否则这一世他不会热衷于废人四肢的剑法。”

“前世杀孽国盛,幸好有从龙开国奠基之功,否则怎么会有再来的机会?”

看着宋方一副不信的眼神,贾诩叹了口气。

“我们不差这点对外战争的战利品,只是需要土地而已,尤其我们对土地的向往已经写在了明面上,这么迅速的扩张如果还这么凶狠的话,四周的国家都会感觉到危险,从而拧成一股绳而对抗我们。”

“大唐就会得了渔翁之利,我们的所有努力就统统白费了。”

“反之,如果很多小国对我们心神向往,我们的领土自然而然不需要战争就会扩大……”

最后的最后。

“综上所述,从今天起你就要和你的盔甲兵刃暂时分别了,刚好甲胄烂了需要修补已经送回辽东了,现在你就好好配合我们收编突厥部队就好。”

“对,把虎师的令牌给我一下,我去把他们叫回来撑个场子,不然和你交过手的还是一个都没剩下,有心人能查出来。”

秉承着做戏做全套的优良风格,定彦平不等宋方找寻,手一翻令牌就已经在了。

两个老人又叮咛宋方好好休息,就出门了。

看着确实和宋方所料一样,为了之后的大业而已,实则不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