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虐儒家众人

咸阳城,右相府内。

大秦右相王琯,刚刚得知了这些讯息。

“小圣贤庄,兴盛百年的小圣贤庄,就此不复存在了……”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右相王琯,心情有些低落。

他从此次小圣贤庄事件,嗅到了非同一般的气息,

世人皆知他王琯力推分封制,他一直在说,只有分封皇室诸子和有功之臣前往六国属地镇守,方可使国家无事!

实际上,这是王琯在为他身后庞大的利益集团说话。

左相李斯,力推郡县制。

如果实行郡县制,那必定由左相李斯主持,郡县制一旦成了,千百年后李斯之名仍旧会记载在青史之上。

而如果实行分封制的话,就肯定是由右相王琯主持了。

到时候所分封的天下诸侯,都会念他王琯得好……

早已经垂垂老矣的王琯,已经位极人臣,他已经辅佐嬴政灭掉了六国,做下了千古未有的功业。

如果天下分封,那必定由他来主持!

八百年前的周公,至今为何仍旧被尊为圣贤?

那是因天下诸侯,都受其恩典!

如能在致仕之前,主持一次大分封,成为周公旦第二,王琯死无遗憾!

但是从嬴政的态度来看,这位横扫六合的大秦始皇帝陛下,是属意郡县制的。

但王琯想要试一试,能否以大势迫使嬴政改变心意!huye.org 红尘小说网

在朝中有他,有长公子扶苏。

在野有六国遗民。

在百家当中,有儒家!

这三股势力,无时无刻不在为分封制摇旗呐喊……

可现在儒家正统小圣贤庄已经没了,嬴政已经毫无顾忌地对儒家下了狠手!

这样王琯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直觉告诉他,绝对不能再违背嬴政的意愿行事了……

他抬手拂过自己半头花白的头发,叹道:“我终究是老了。”

“周公第二,终究只是妄想。”

“皇帝的意志,无人能够违背,只是便宜了李斯这后生喽……”

……

……

大秦左相府。

“章邯率领铁鹰剑士去了小圣贤庄?”

“儒家百年积攒,都化作焦土!”

“数百儒生被杀,三位如圣被诛,其余人等全被打进了囚车,正往咸阳押送而来……”

李斯咋舌之余,反倒是有些欣喜。

他虽然师从荀子,是从小圣贤庄走出来的,但毕竟和李斯一样叛儒入法,为儒家弟子所唾弃不容。

自荀子仙逝之后,李斯唯一与儒家有所关联的就是小师弟陈凡。

那份《灭六国书》,就是陈凡让人交到李斯手上的。

而陈凡被赶出了儒家,李斯和小圣贤庄就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了……

“小圣贤庄乃是儒家正统所在,无数儒家弟子心中的圣地!”

“陛下对儒家下此狠手,看来是已经坚定了决心,郡县制推行在即,任何阻拦都是螳臂当车,都将会被时代的车轮碾成齑粉!”

“到时,由我来主持在天下推行郡县制,我李斯注定青史留名!”

“八百前周公分封诸侯,以礼乐治天下!”

“八百年后,我李斯推行郡县,以法家统御九州!”

正当李斯热血沸腾,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才发现此次嬴政让章邯去火烧小圣贤庄的原因,居然是要给陈凡出气……

“皇帝本想亲自前往小圣贤庄,请陈凡入朝……”

“皇帝说,既然陈凡不在了,那小圣贤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没有陈凡的小圣贤庄,一文不值?”

李斯一瞬间坠入冰窟……

嬴政对他小师弟陈凡的看重,居然到了这个地步?

这让李斯一时间难以接受……

自当年离开小圣贤庄,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

李斯对陈凡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七八岁的孩童…………

直到陈凡十四岁的时候,孤身入楚,拯救了儒家,世人皆知儒家有陈凡!

当时李斯还挺高兴,自己小师弟也算是有出息了。

直到陈凡派人把《灭六国书》交到了自己的手上,说是:师弟拙作,劳烦师兄转交给秦王政,其中如有不妥之处,让还请师兄斧正。

并且明说了,如果小圣贤庄容得下自己,就会一直潜心治学,著作典籍,不入朝堂与师兄争锋。

毕竟有韩非的前车之鉴……

而那份《灭六国书》,让李斯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看得出来,他的这位小师弟百家学说无一不通,自己比不上,韩非也不比不上!

之后韩非数月闭门不出,将《灭六国书》研习透彻,反复学习后,才交到了嬴政的手上……

“陈凡啊陈凡,皇帝对你如此重视,我李斯置于何地?”

“本想用儒家,用小圣贤庄禁锢住你,可小圣贤庄的那些混账!”

“该死的小圣贤庄,全被杀光了都难解我恨!!”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让李斯坐卧难安!

比当初的韩非还要更甚!

陈凡与韩非不同,韩非是韩国的王子,心向韩国!

韩非有才,却不能为嬴政所用!

这样的人与其留着养成大患,还不如用他的来换李斯的彻底效忠。

陈凡却不是这样,陈凡早早地送给了嬴政一份《灭六国书》,可以说是秦王扫六合幕后的最大功臣……

身为最受嬴政重用的大臣,李斯明确地知道,嬴政对陈凡的看重远超韩非。

即便陈凡年龄小,但嬴政对陈凡甚至都已经到了敬重的地步!

灭齐国的时候,嬴政让王贲只是以势压人,没有真正交兵,为的就是不想惊扰了身在齐国的陈凡。

而身为陈凡的师兄,李斯更加清楚陈凡的才略远超韩非!

“师弟,既然你已经被赶出了小圣贤庄,那就隐居山林吧!”

“不要来咸阳……”

“千万不要……”

……

……

蒙府。

“晋阳以北三千五百里,究竟有没有北海,北海到底有没有丁零人?”

“匈奴头曼单于,是打算立幼不立长?”

蒙恬派去的人,其中小半都是投诚的胡人,有匈奴人,有东胡人,绝对能探查出事情的究竟。

他们一人三匹马,弓马娴熟,长则一月,短则十几天,一切就都会水落石出。

蒙恬的心思,一直在北方的匈奴身上。

如何打击匈奴,如何收复河套平原,这一直是在所专心的地方。

而内史腾的策略,几乎是把他之前的规划全盘推翻……

但蒙恬没有丝毫气馁,更没有不满。

因为内史腾所说的,让他蒙恬心服口服!

《平匈奴策》的制定者,无论才能还是眼界,都要远超他蒙恬!

不过以他在军事上的直觉,这份《平匈奴策》绝对不是出自内史腾之手。

“这个人到底是谁,真想当面问问他是怎么知道域外的事情……”

“此人才略远超过我,希望以后能有与坐而论道的机会。”

正当此时,

“兄长!”

蒙毅急匆匆地冲了过来:“兄长可知,陛下为了给陈凡出气,派章邯去了小圣贤庄一趟!”

此话一出,蒙恬立时想起了那天,他看到章邯率领铁鹰剑士气势汹汹出城的事情……

“如何了?”蒙恬问道。

蒙毅缓了口气:“小圣贤庄被付之一炬,儒家百年积攒荡然无存!”

“数百弟子被扑杀!”

“三位儒圣被现场扑杀,其他人都被押进了死囚,正往咸阳而来!”

蒙恬闻言,沉默了良久,最终道:“我听说过《灭六国书》的事情。”

“还未入朝,就已经掀起了如此腥风血雨。”

“真不知陈凡入朝之后,将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

武成侯府。

“父亲!”

“陛下为了给陈凡贤出气,对儒家下手了!”

王贲叫嚷道。

“此事我早就知道,还用你来说?”王翦没好气地坐起来,道:“哼!小圣贤庄的人活该有此一劫,谁让他们不知死活,居然把陈凡贤给赶了出来………”

山东六国,除了内史腾灭掉的韩国,其他五个国家,都是被这对父子灭掉的。

可以说是滔天的大功。

然而这对父子对陈凡,表现出来的是却是极其尊崇!

王翦灭灭楚,灭赵,一切都是按照《灭六国书》上的灭楚篇,灭赵篇执行的。

而王贲灭魏的水淹大梁城,闪电千里奔袭灭齐,以势压制灭齐,更是完全遵循《灭六国书》上的战法。

所以王家父子对陈凡,可以说是尊崇之至!

陈凡化名耳东,内史腾让“耳东”千万不要得罪陈凡,也是这个原因。

内史腾毕竟是曾经看过《灭六国书》里面灭韩以篇的,都是受了陈凡恩惠。

“陛下为陈凡出了恶口气,想必陈凡贤很快就会入朝了吧……”

“是啊,真期待那一天。”

“哼,到时候李斯要敢故技重施,像对付韩非那样对付陈凡,就让他尝尝咱们得厉害!”

……

……

楚国故地。

一处村落内。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年幼的项羽,念叨着这句话,眼中已经充满了恨意。

这是他祖父项燕临终之前,对秦国发出的诅咒。

祖父死了,楚国也就没了。

这几年来,他们一直颠沛流离。

但是项氏族并没有就此消沉,仇恨让他们化悲恨为力量,不断积蓄力量,等待着推翻暴秦的那一刻!

“羽儿,范先生在何处?”一雄壮男子风尘仆仆地翻身下马:“叔父有要事要找他商议!”

项羽道:“叔父,先生在屋里呢。”

项梁听了,不做丝毫停留,快步走入屋内……

片刻之后,

屋内传来激动的声音:“项公,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目前还算比较年轻的范增,已经开始运筹帷幄:“押往长安的囚车,我们一定要劫!”

“可是押送的队伍,是章邯统领的铁鹰剑士。如果劫囚车的话,我们恐怕会损失不小人手……”项梁犯难了。

为了没有一毛钱干系的小圣贤庄,搭上自己兄弟的性命,值得吗?

“项公,欲成大事,焉能短视?!”

“这些囚车里,有伏念,颜路,他们可是儒家正统掌权者,现在他们对秦已经恨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能将他们搭救出来,整个儒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盟友!我们添一助力,而嬴政多一死敌!”

“还有那张良,项公可知道他乃是韩相唯一后人,张家五世相韩,韩人皆受其恩惠!”

“张良在韩国故地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就是韩王之子都未必比得上!若能援引为盟友……”

“我明白了。”项梁默然道。

范增的剖析,让项梁看出了利害关系。

救了伏念,张良,就相当于有了儒家和韩国遗民这两大盟友!

范增赶忙叮嘱:“此事宜早不宜迟,当昼伏夜出,以夜袭为上……”

时间不大,院子里的项羽就看到他叔父神情漠然地走了出来。

他隐约意识到,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

……

是夜,

万籁俱寂。

项羽看到了站立如松,整齐划一的数百人。

他们全都聚集在院子外面。

叔父项梁骑在高头大马上,进行训话,就像是祖父项燕当年一般。

“八百项家军,都到了!”

“知道我们要去干什么吗?”

众人呼应:“劫死囚!!”

项梁冷笑:“楚国都灭了,你们还敢去,就不怕?”

“那可是章邯统领的铁鹰卫队!”

众人道:“不怕!”

项梁问道:“为什么不怕?”

这些平日隐匿与各处的人,今日相聚。

他们斗志昂扬,他们异口同声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就仿佛是坚定的信念,不可动摇!

“好!”项梁猛地抽出腰间宝剑,他额头青筋暴起:“记住,我们是楚人,高贵的楚人!”

“我们楚人的图腾,是凤凰!”

“秦人的图腾却是卑贱的黑鸟……”

“我们存在一天,嬴政就一日睡不安稳!”

“不是我们怕他们,而是他们怕我们!”

“骑上你们的马,拿好你们的剑,记住亡国之耻!随我,去战秦人最强的铁鹰剑士!”

“走!”

“驾!”

“驾!!”

……

八百项家军。

昼伏夜出。

奔涌如流,气势如虹!

项羽不过八九岁,他望着父辈们离去的身影,想起了几年前……

那时候祖父项燕,带着父亲驾车离去。

那次也是出征,也是这般激昂的训话。

“大父,我也要去,大父都带父亲去了,就不能带羽儿一起去吗?”

“羽儿乖,等你长大了再说。大父很快就会回来的!”

后来大父,也就是他的祖父项燕没有回来,父亲也不见了踪影,都死了,都死了。

他在心底发誓:“迟早有一天,迟早有一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