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玉米面

————

“你想要啥子要求?”大队长问。

“我们不要家里一分钱,分完家之后,我们也不负担爹娘养老。”

这话一出,众人对孟宁看法有的瞬间都变了。

不给爹娘养老,那可是大大的不孝。

孟宁目光沉稳,不卑不亢,“六叔公,大队长,还有各位街坊邻居们,你们都是看着韩竟长大的,也都是看着我们老韩家条件变好的。我们老韩家什么时候条件变得好了?我想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韩竟在外当兵数年,冰天雪地,冻股冰寒,生死只在一瞬间。家里的那些钱都是韩竟拿命换回来的,那些钱韩竟一分都没用在自己身上。”

孟宁眨巴眨巴眼,努力憋出泪意,“去年,韩竟上战场,一走一年。钱是月月打在家里,而晨晨在家过得什么日子,邻里街坊,你们也都能看得见。韩竟命大,从战场上捡回来了一条命。晨晨也才捡回了一条命!”

“六叔公,大队长,这是人他都得有心,得讲良心。”孟宁摆手,大方极了,“过往十几年,韩竟挣的钱,我们都不要了。这次爹娘生病,我们就是把房子卖了,也给他们看。但,也只能到这了。”

大队长听不下去了,轻喊一句,“竟哥儿家的,你这话就严重了。”

————

“大队长,那你知道晨晨掉进河里的事吗?”

大队长噎了下,好像是听过家里娘们提过一嘴。

但这其实这在村里其实都不算个什么。

前几年灾年的时候,孩子养不活,女娃扔尿盆溺死或者扔后山的事儿多了去了。

“晨晨是韩竟唯一的孩子。而我爹娘大嫂却花着韩竟拿命换的钱虐待着孩子!要是韩竟从战场上下不来了,你们谁能保证晨晨还能安然无恙地站在这里?!”

众人一阵缄默。

拿着人家的钱,都还虐待人孩子。

要真韩竟人不在了,晨晨日子怕以后只会过得更艰难。

“六叔公,”孟宁语气又缓和起来,“韩竟已经快三十了。我们都知道卖了屋子,我们一家从今以后再也没个落脚的地方。从此以后,再无容身之所。”

“可我们,是真的没办法了。”

孟宁说的缓慢而又悲伤,眼泪看着便要掉下来。

围观的邻居有看不过的眼,“六叔公,给他们家分了吧。”

“是啊,六叔,分了吧。竟哥儿为这个家付出已经够多了,是老韩头对不住竟哥儿!”

“就是啊,六叔公,咱总不能真让竟哥儿扒皮割肉还血吧。”

“对啊,六叔,分了吧。韩竟这十几年挣的钱,老韩头一家花一辈子都花不完。更别提,现在竟哥儿还愿意出钱给老韩头他们治病。这看病可是个大头呢!”

“那可不是,竟哥儿都想把房子卖了给韩老头看病,也算仁至义尽了。”

.......

————

族里小辈,六叔公之前最喜欢的就是韩竟。

六叔公停了片刻,问韩竟,“你真这样想的。”

“嗯。”

六叔公又问韩力,“你对老二提出的分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没。”韩力低着个头,半天闷出声道,“叔公,分了吧。我们家现在也是真的拿不出钱给爹娘看病。只要老二愿意掏钱给爹娘看病,那以后我给爹娘养老。”

老人都不在,能主事的弟兄两都没意见,那他又何必做这个恶人。

分了,说不定也都好。

老韩家确实是一笔糟心事。

他重重叹口气道,“那就分了吧。”

————

真的到分家这一步,反而分的很快。

韩竟孟宁除了屋子什么都不要。

韩磊不在家,杏花也不是个有主意的,听着六叔公的话,跟着韩力一家暂时搭伙过着日子。

立完字据,几人按上手印,六叔公和大队长也签上名字,算是分家分完了。

而后,孟宁也不避人,当着大家伙的面,便问大队长,“大队长,六叔公,我们家房子的事,还烦请你们多留心。我们走得急,谁要是有这个想法,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上都可以来家问问。价格都好说。”

这话一说,果不其然,人群里有几个蠢蠢欲动的人,急急忙忙张口问道。

“韩竞家的,你们家房子怎么卖啊?”

“对啊,你们屋里的炕和柜子什么的,你们带走还是折给人家?”

孟宁笑,滴水不漏,“只要价格公道,怎么卖都行。”

————

待人群散去,刚过一个多小时,便有几家拎着些许东西,陆续上门。

说是来看新媳妇,其实眼睛都恨不得把屋子里里外外扫过一遍。

孟宁也不管他们,来了呢,就倒水招待着;聊天呢,也陪着;问房子,也不拐弯。

直说让他们出个价,自己还需跟当家的韩竟再商量商量。

诸如上类,陆续走过几波。

韩竟见孟宁脸上有了惫态,便早早锁了家大门,喊着两孩子洗漱完,上床睡觉。

等两孩子都睡着了,孟宁脑子还在过房子的事。

“韩竟,你说咱们房子卖多少合适?”

韩竟睡觉就像一块平铺在床上的木板一样,躺的很平,“四五十吧。毕竟也住几年了。”

“那你还挺良心的。”孟宁低声嘟囔一句。

炕柜子,大衣柜,圆桌椅子加椅子等,屋子里什么东西都人给留着。

拎包都能住。

无非是漆一堵墙,换个方向开个门的事。

“那你想卖多少?”

“我也不知道,多多益善吧。反正今晚有人带家具给我出到四十五,我没答应。”

孟宁毕竟跟何扒皮在一起合作了这么长时间,知道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明天再看看吧。”

“嗯。”

想要睡下的时候,孟宁又想起什么似的,戳了戳韩竟胳膊,硬的跟石头似的。

“你明天早上记得早起。”

“嗯。”

————

第二天早上,天还蒙蒙亮的时候。

韩竟悄悄起身,穿好衣服。

孟宁心里挂着事,也醒了,迷蒙着眼睛,说话带着几分憨憨,“韩竟,钥匙在我包里。”

“嗯。”

韩竟走过来,给她掖了掖被子,像哄晨晨似的隔着被子拍了拍她,“睡吧。”

孟宁挣扎着保持一分清醒,“靠门的那筐东西,你先别动。”

“嗯。”

孟宁说什么,韩竟都应着。

自觉放心,而后又沉沉睡去。

————

等天大亮的时候,韩竟早已回来。

而他们屋子里所有能藏东西的地方,也都空空如也。

只余下一个破旧小布包装着的行李跟一筐盖着竹筐的东西。

————

天色亮过一半,孟宁刚做好饭,陆续便有人上门。

其中不乏有昨晚上门来的人。

赶在饭点,孟宁没急着动,也不让韩竟动。

倒了杯水,微微晾了晾他们。

孟宁越是气定神闲,越是一幅不愁卖的样子,想要买的房的人便越心急,越是焦虑。

这带着家具的两间房是不是早被人定下来了?

定的多少钱”

等孟宁吃完饭,便有人急不可耐出价到了五十八块八毛八。

孟宁也不是非要吊着,感觉价格差不多。

当下,就拍板卖了。

————

韩竟跟人去大队部办手续,孟宁挎着小包,招手喊两个漂亮小娃娃。

“都别玩了哦。”

冬冬小机灵鬼一个,牵着晨晨小手,“姐姐,我们是不是要走了呀?”

“对啊,”孟宁从不吝啬夸奖孩子,“冬冬真聪明。”

冬冬嘿嘿笑起来,小脸笑成一朵花。

韩竟办完手续回来,钱主动上交给孟宁,“大队长收十块,其他的钱让咱们拿着过日子。”

“韩同志辛苦啦。”孟宁嘴角洋溢起笑。

“不辛苦,”韩竟想说什么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自己都没觉察到的无奈与纵容。

“为孟同志服务。”

————

等韩竟载着孟宁他们骑着自行车大摇大摆从芙蓉村跑路的时候,遇上的邻居无不在感叹韩是个命苦的。

“你看看竟哥儿拼死拼活十几年,最后连个房子都没有。”

“唉,摊上老韩头这样的爹,也是他命不好。啥都没落到手里,还垫了医药费。听说得十好几块呢!”

“可不是,以后还带着两孩子,这日子还不知道该怎么过呢!你看看竟小子走的时候,一家四口的东西,也就是一个筐子都能装下。”

“这可怜见的!钱跟粮,啥都没落在手里!老韩头这个坏良心的,活该得了重病!”

......

————

“先别往市里走。”

出了芙蓉村,孟宁轻拽韩竟衣角,坐在后座发号施令。

“嗯?”韩竟捏了把,长腿一迈,支着车子,“你想去哪儿?”

“去看看你大妹吧。”

孟宁想起刚来韩家村那天,韩爱荷热情洋溢的笑。

很像儿时记忆深处的牛丽芳,那时的笑。

简单快乐。

“嫁出去的姑娘,尤其是跟公婆住在一起的,有娘家撑着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韩爱荷既然嫁出去了,依着韩老娘的性子,过年过节,屁都不会给她。

更别说来看她了。

韩老娘不会,陈翠花就更不会了。

要是没个妯娌还好,要是有个妯娌做对比。

怕是韩爱荷在婆婆那里,日子也不太好过。

有时候,孟宁也会在想。

要是当初自己外祖家要能强硬一点,别把她妈既当成泼出去的水,又当成供销社。

那孟成之后,也不会,更不敢,这么肆无忌惮,无所畏惧。

————

韩竟在那瞬间很难想明白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意外,却又带着些许惊喜。

话到最后,也只是沉沉应了声。

“好。”

————

韩爱荷嫁到芙蓉村的隔壁村子,村子不大,公公是个木工。

有三儿子,她嫁的是小儿子。

大孙子,小儿子,老人命根子。

男人在公婆面前得脸,也爱护她,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二哥,二嫂,你们咋来了?”

韩爱荷是被人从地里喊回来的,带着个草帽,见到韩竟一家,还有些意外。

“快进来坐。”

“不进去了,”韩竟看向孟宁,神色露出些许柔意,“你二嫂让过来给你送点东西。”

“送东西?”

这对韩爱荷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送啥东西啊?”韩爱荷没敢往其他方面想,“二哥,我上次来家没忘带什么东西吧?”

“不是,”孟宁笑,打开筐子,拿出最上层的小布包递给韩竟,拉着韩爱荷看,“我跟你二哥想着天冷该过冬了。给你拿一块布,让你留着给孩子们做个帽子什么的。”

“这布边角有点霉点,做衣服的时候,你给裁了。”

“这我哪儿舍得裁!做衣服翻里面谁也看不出来!二嫂,”韩爱荷激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些年,她没少因为过年过节满载东西回娘家,空手回婆家被妯娌笑话。

更况且,现在布票这么难得,家里孩子又多。

别说她,就是她男人也有几年没做过衣服了。

她正愁今年该怎么攒票子给孩子做衣服。

韩爱荷还有点不可置信,自己可是嫁出去的闺女。

“二嫂,你这真是给我的呀?”

“对。”孟宁笑了笑,“筐子底下,我给你放了一些玉米面,还有一袋子糖。算是提前给你的过年礼。你留着给孩子甜甜嘴,加个餐什么的。”

说到底,孟宁也不过见了韩爱荷两面。

她摸不清韩爱荷的性子,不敢给太多东西。

财不外露。

————

韩爱荷从来没想过自己还有这样的一天。

她激动地脸都红了,眼眶泛着湿意,静静看了孟宁一会儿,而后转头跑了进去,边跑边说,“二嫂,你等等,你等等我,我一会儿就回来!”

作者有话说:

鞠躬,感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